宅無兇吉,行門定兇吉
52
2023-07-08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從杜甫的詩中我們不難體會出中國人對于門的特殊情感與重視,古時上自社稷下達庶民,對于「門制」的區別是非常嚴謹的,從清代北京城的布局來看,外城有朝陽門、阜成門、正陽門、安定門,內城亦不乏天安門、地安門,核心的紫禁城更有午門、神武門、日精門、月華門等,自古即有「大夫之邑不設臺門,臣樹塞門便是非禮」之禮法,充份應證了所謂「候門似海」這句話。
中國人對門的看法與西方人是截然不同的,西方處理門時著重在環境與物理的需求,而中國建筑則重視心理與藝術的層面,門除了具遮掩與防御的實質功能外,更是身份地位與禮俗的象征,古時民宅將門分為大門、中門、總門、便門及房門等,女眷們則遵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之清規,從而衍生了所謂的「門當戶對」之說,難怪門在堪輿學上要被稱為陽宅三要(門、灶、床)之一了!
門既為住宅之首要,猶如人之口,為禍福休咎之端,因此人們對它的要求自然也相對的提高,就陽宅學的立場,門對于住宅的影響不外乎它的大小、形狀、位置與方向,它的禁忌包括: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