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與餐廳一體 這樣的設(shè)計風水好...
1501
2023-07-09
晉代郭璞所著《葬書》最早提出風水一詞:“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意思是人在充滿生氣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就要尋找那些能讓生氣不散的方法。生氣遇到風就會散去,遇到水就會聚集。讓生氣會聚而不擴散、運行而不停止的方法,就是風水法。
從那以后,一個地方是否“藏風、得水、聚氣”,也成為后人點評此地風水好壞的重要標準。
從人類的蒙昧?xí)r期開始,出于對大自然的畏懼和尊敬,古人大多認為命運是由天地主宰的。但是,人類即使在那個時期,也沒有放棄對自己的能力的探索,而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觀正是這種探索的偉大成果。在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下,古代中國人也試圖用自己的力量來影響自然,改變命運,而風水學(xué)正是他們找到的方法之一。
我國古代的風水學(xué)可以概括為以下內(nèi)容:考察包括山向、地質(zhì)、水文、生態(tài)、氣候、自然景觀的優(yōu)劣,為營建城郭、宮室、墳?zāi)棺鳒蕚洌菇ㄖM可能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期造福后世子孫。
《宅經(jīng)》認為:“墓兇宅吉,子孫官祿。墓吉宅兇,子孫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孫榮華,墓宅俱兇,子孫移鄉(xiāng)絕種。”對于宅墓的吉兇,“漢時人,精地理陰陽之術(shù),而史失其名”的青烏子的說法是:“其宅得墓二神漸護,子孫祿位乃固。得地得墓,龍驤虎步。物業(yè)滋川,財集倉庫。子孫忠孝,天神佑助。”晉代郭璞的《葬書》曾推崇古來所傳《青烏先生葬經(jīng)》(一般認為,此書系漢代人偽造傳說中黃帝時代的3上篇開運風才(人人能懂青烏子之名而作)說:“先生之言,簡而嚴,約而當,誠后世陰陽之祖書也。”為此,風水術(shù)除被稱為堪輿術(shù)之外,又得了個“青烏術(shù)”的雅號。
而《黃帝宅經(jīng)》還從子夏“墓有四訣”的話引申開去:“墓有四訣,商、角二姓,丙壬乙辛。宮、羽、徵三姓,甲庚丁癸。得地得宮,刺史王公,朱衣紫綬,世貴名雄。得地失宮,有始無終,先人受苦,子孫當兇。失地得宮,子孫不窮,雖無基業(yè),衣食過充。失地失宮,絕嗣無蹤,行求衣食,客氣蒿蓬。”接著又引子夏《論宅》的話說:“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