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養什么盆栽花對風水好
95
2023-07-09
茶梅是山茶科山茶屬的植物,性喜陰濕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點,故稱茶梅。茶梅在我國雖有悠久的栽培歷史,作為一種優良的花灌木,在園林綠化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且茶梅體態玲瓏,葉形雅致,花色艷麗,花期長,是賞花、觀葉俱佳的著名花卉。那么茶梅盆栽的養護方法介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茶梅盆栽的養護方法介紹
關于茶梅盆栽的養護方法介紹
種植:盆栽養殖茶梅的土壤宜選擇疏松、肥沃、排水性好、微酸性的培養土。栽種茶梅的花盆最好是泥瓦盆,盆的大小與植株大小要合比例。茶梅的栽植時間最好在2-3月,種植好后,澆透水。然后擺放在陰涼通風處緩苗1-2周,之后進行正常養護。
澆水:給茶梅澆水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在夏季時,可每天早晚澆一次水,每次澆水都要澆透。還可以隔幾天想茶梅植株噴一次水,保持葉面潔凈,增加環境濕度。冬天要保持茶梅葉片干燥,不宜噴水。
陽光:茶梅喜陰植物,忌強光直射。在每年5-9月需放在遮陰處養護。茶梅受到烈日直射,極易灼傷葉和芽,造成葉片卷曲,嚴重時枯焦脫落。在其他時間,要讓茶梅盡可能地接受光照,充足的光照能夠有利于茶梅孕育花苞。
溫度:茶梅喜歡溫暖的環境,生長適溫為18-25℃。溫度超過35℃時,茶梅嫩葉易發生日灼病。茶梅的耐寒力較強,冬季可放在2℃以上的冷室內越冬。
施肥:對茶梅施肥要求淡肥,充分腐熟。一般在每年的2-月施一次稀薄氮肥,促進茶梅枝葉生長。在4-5月間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促使茶梅花芽分化。9-10月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能夠讓茶梅的花朵又大又鮮艷。
茶梅
病蟲害:茶梅的病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灰斑病、煤煙病、炭疽病等,要早防早治,一旦發病,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300倍液噴殺。如有介殼蟲、紅蜘蛛等為害,可用人工刷除,有紅蜘蛛發生,可用泡煙葉水摻辣椒水噴殺,效果也很顯著。
另外,要讓茶梅株形漂亮,花大色艷,需及時疏蕾和剪除殘花,減少養分消耗。
茶梅品種分類
茶梅品種較多,大多為白花,少數為紅花。經園藝家長期自然選擇和種間雜交,茶梅園藝品種不斷豐富,據其演化程度、花期、花和葉的特征及生態上的差異,可將茶梅分為茶梅(Sasanqua Group)、冬茶梅(Hiemalis Group,日本亦稱寒山茶)和春茶梅(Oleifera Group)三個品種群。
茶梅:高達1.5米以上,花以白色、白帶紅色最多,還有粉紅色,少數紅色,大多數有香味,10~12月開花,是秋季重要觀賞花木。
冬茶梅:植株低矮,枝條伸展;花以玫瑰紅為主,少數復色,不少品種有香味,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是冬季重要觀賞花灌木。
春茶梅:系茶梅與紅山茶的種間雜交種及其后代,花期從12月至翌年4月,花型和葉型多處于中間型,多為紅色、粉紅色,少數品種為白色。
茶梅品種較多,大多為白花,少數為紅花。
茶梅主產中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江及南方各省,為亞熱帶適生樹種。
茶梅盆栽的養護與管理方法介紹
茶梅的生長習性
茶梅性喜陰濕,以半陰半陽最為適宜。夏日強光可能會灼傷其葉和芽,導致葉卷脫落。但它又需要有適當的光照,才能開花繁茂鮮艷。茶梅喜溫暖濕潤氣候。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土壤中,堿性土和粘土不適宜種植茶梅。[2]宜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濕潤的微酸性土壤,pH值5.5~6為宜。較耐寒,但盆栽一般以不低于-2℃為好,最適溫度為18~25℃。抗性較強,病蟲害少。可用播種、扦插、嫁接法等繁殖。
家庭盆栽茶梅的方法
盆土適宜
盆栽宜選擇質地疏松、肥沃、排水暢通、微酸性的培養土。北方宜用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配成的培養土。茶梅栽植用盆以泥瓦盆為最好,以利透氣、吸水,新盆用水浸泡一晝夜退火后才可用;舊盆必須用水清洗干凈,消毒后再用,以防病蟲害。茶梅小苗宜用小盆,隨著植株的長大,再逐漸換稍大一點的盆,盆的大小與植株大小要合比例。盆土宜選用疏松肥沃的山泥或沙質壤土,粘性土、堿性土均不適合,石灰土更忌用,百栽不活。盆底孔要通暢,盆底先鋪一層粗砂粒或粗渣粒,以利排水和通氣。栽植時間最好在早春2-3月,栽好后,澆一次透水,放半陰、避風、溫暖處緩苗1-2周,即可恢復生長,并可正常進行養護管理了。
施肥清淡
施肥要力求清淡,且充分腐熟。若施生肥或濃肥會燒傷根系。尤其是一、二年生小苗,根系嫩弱,更不能施濃肥。一般情況下,2月至3月施一次稀薄氮肥,促進枝葉生長;4月至5月間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以利花芽分化;9月至10月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促使花大色艷。為使盆土保持適當酸度,可結合施肥澆施礬肥水或用青草泡刷的水澆灌。新栽植的茶梅小苗,開始切忌施肥,如過早施肥,易造成小苗死亡,由于茶梅小苗的生長環境變了,加之在起苗時燒根、斷根,郵途中又有傷害,栽后又要適應新的環境,恢復生機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如果剛剛開始生嫩根,就連連追施肥料,勢必會燒死苗株。因此,栽后兩三個月不能澆施根肥。待發葉生根時,給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和加噴極少量尿素氮肥,加速茶梅小苗的旺盛生長。7-10天噴一次,連噴1-2個月,通過葉片吸收養分,促進根系的生長,直至長出新枝葉,并基本老化,才能追施澆根肥,但開始不能澆施濃肥,要做到淡肥勤施,半月一次,促使其根壯葉茂,快速生長。
澆水得法
適當澆水是新植茶梅成活的關鍵。特別是郵寄小苗 ,澆水更要仔細,使其地上部分的莖干枝葉與地下部分根的供水與蒸騰平衡。郵寄苗由于挖苗時植株根須的損傷及郵途期長,其根、枝、葉受傷害較嚴重,造成復活能力差,根系吸水能力更差,如澆水過多,盆土過濕,造成根系缺氧,呼吸受阻,致使根系窒息而死亡,第一次澆足水后,只要盆土不過干就不要澆水,每天向植株及盆面噴水2-3次,保持盆土微濕潤即可,既保證了葉面不缺水,又不使盆土過濕,直至茶梅小苗開始發芽、展葉長新枝,表明已成活,才可正常澆水。
澆水宜保持盆土濕潤而又不使之過濕。澆水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切忌澆攔腰水。
遮蔭適當
茶梅性喜陰濕,半陰環境最適宜。一般每年4月至9月,應在萌棚下養護。夏季烈日強光會灼傷葉和芽,造成葉面卷曲、枯焦而脫落。即使是秋冬季節,光照過強對其生長發育也不利。
茶梅性喜陽光充足,春季應接受全日照。由于新植茶梅早春經受不住寒風日曬,應把它放置在室外避風、溫暖、半陰處;如室外寒冷,應置于室內有散射光照處,隨著氣溫的回升,才可把盆逐漸置于室外。承著氣溫的繼續升高,中午前后可把盆放置南屋北窗臺或北屋陽臺上,只接受朝陽和夕陽,而避開中午前后的直射陽光。入夏應放于廊檐下或院中的棚架下。如無以上設備,可用稀疏葦棚遮蔭,以免中午前后的強烈陽光灼傷葉子,導致病害的發生。
病蟲防治
茶梅的病蟲害較少,主要病害有灰斑病、煤煙病、炭疽病等,要早防早治,一旦發病,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300倍液噴殺。如有介殼蟲、紅蜘蛛等為害,可用人工刷除,有紅蜘蛛發生,可用泡煙葉水摻辣椒水噴殺,效果也很顯著。一般不要用農藥,以防污染環境。(風水www.azg168.cn)
茶梅盆栽的養護方法與注意事項介紹
忌留蕾過多:花蕾孕育期特長,有些品種甚至是“十月懷胎”。在孕蕾到開花期間需消耗大量養分,如不及時、大量的疏蕾,就難以保證有足夠的養分供后期花蕾發育和開花之需。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忌室溫過高:家庭盆栽茶梅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處于半休眠狀態,適宜溫度為2~10℃。當平均溫度超過10℃時,噴施護樹將軍,安全越冬。
忌空氣不暢:定時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當葉片積有灰塵時應及時清洗,保持其正常呼吸。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葉片光合作用。
忌勤換位置;盆栽茶梅在各個環節都不能隨意移動,溫度的忽高忽低、光照的忽強忽弱。都對生長時期的茶梅不利,因此切忌勤換位置。
猜你喜歡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