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養(yǎng)什么盆栽花對風水好
94
2023-07-09
杜鵑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杜鵑花盛開之時,恰值杜鵑鳥啼之時,古人留下許多詩句和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并有以花為節(jié)的習俗。而如今杜鵑也成為了人們最喜好的一種觀賞性的盆栽植物;那么對于盆栽杜鵑的養(yǎng)護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盆栽杜鵑的養(yǎng)護方法
盆栽杜鵑的養(yǎng)護與制作方法
一、杜鵑花的繁殖
多采用人工繁殖,可用壓條、扦插、分株、嫁接等方法。一般以扦插為主,手續(xù)簡便,開花亦速。扦插時間以梅雨季節(jié)為好。插穗采用當年生枝條,新芽形成后,于基部剪斷扦插,最易成活。扦插時的苗床土應采用酸性的山泥或曬干、風化的塘泥土、腐葉土,如于木框中置山泥扦插亦可。次年春季即可上盆栽種。
此外,也可用生長多年,根干古雅奇特的杜鵑老樁制作盆景,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花謝前挖掘移栽。
二、將杜鵑花移植入盆
選盆:杜鵑一般采用稍深的橢圓形、長方形或圓形的盆,質地以紫砂陶或釉陶均可。盆的色彩宜深暗些,與花色形成對比,盆上最好不要有花飾。遇有懸崖式杜鵑,則可用深千筒盆;露根式杜鵑可用稍淺的橢圓形盆。
用土:杜鵑宜用肥沃而疏松的腐葉土或松林中的山土。盆栽也常用曬干、凍松的塘泥土或稻田土,摻拌適量沙土。
栽種:可在初春時上盆栽種,或在落花后栽種。如系挖掘山地野生樹樁,因根具菌根,需帶原土栽種。栽時可將直根剪短,盆底放置雞糞或豆餅作基肥。枝葉亦酌量修剪。
三、修剪造型
杜鵑苗木上盆后,一般3~4年即可開始進行修剪造型。杜鵑枝條較脆,不宜過度攀扎,僅將主干主枝作適當造型,用棕絲攀扎較好。其它枝條均采取修剪造型。修剪時須注意調(diào)整強弱枝,強枝重剪,弱枝輕剪。攀扎一般在春季進行,生長期枝干較疏軟,易于攀扎。造型時應遵循先粗后細的原則,對主干、主枝進行適當蟠扎,其他枝條則以修剪的方法使之成型
杜鵑的樹形常見的有直干型、曲干型、斜干型,也可加工成露根式造型、懸崖式造型、附石式造型、連根式造型等。通過藝術造型,以達到觀花、賞干、看根、論形四者兼?zhèn)涞膬?yōu)美盆景。
四、杜鵑花的養(yǎng)護
放置場所。杜鵑花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風。平時可放在光線明亮養(yǎng)護,夏季和初秋的高溫季節(jié)要進行遮光,避免烈日暴曬,否則強光會灼傷葉片,但也不能過于蔭蔽,以免植株徒長,影響開花,可放在陰棚下或樹陰下養(yǎng)護。冬季移入室內(nèi)陽光充足處,維持0℃以上土壤不結冰,并控制澆水,使盆土稍濕潤即可。
水肥條件。杜鵑喜濕,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積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氣干燥時可向植株及周圍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防止葉片干枯。還可在盆土表面覆蓋一層軟草,以防烈日灼傷盆土表面的細須根。
杜鵑喜肥,但其根極細,故施肥切不可濃,施肥過多過濃,會造成枯萎現(xiàn)象。最好采取“薄肥勤施”。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預防黃化病的發(fā)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礬,以使葉色濃綠光亮?,F(xiàn)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過磷酸鈣之類的磷肥,可促使花大色艷。
修剪。盆養(yǎng)杜鵑花多以觀花為目的,不講究造型,任其自然生長不但有礙生長,也會降低花的觀賞性。
每年的花后進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蟲枝、干枯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枝、徒長枝,對過長的枝條也要適當短截,以使株形優(yōu)美、枝條分布合理,加強內(nèi)膛的通風透光性,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和樹形優(yōu)美。
翻盆。每2-3年翻盆一次,翻盆在開花后進行較好,早春晚秋翻盆亦可。翻盆時去掉約三分之一的舊土,剪去少量老根,并換上疏松的腐葉土或山泥。在盆底放上少量雞糞及豆餅作基肥。由于杜鵑的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層,故翻盆時要保留表土層。
病蟲害防治。杜鵑的蟲害主要有大蓑蛾、網(wǎng)蝽和杜鵑葉蜂為害葉片,可用敵百蟲1200倍液噴殺,或在嫩葉上采取滅卵塊和幼蟲的方法。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銹病等,可用代森鋅或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冬季盆栽杜鵑的養(yǎng)護方法有哪些
1、調(diào)控溫度:
不同種類的杜鵑對溫度的要求亦各異,因而須區(qū)別對待。春鵑、夏鵑及毛鵑較耐寒,只要室溫不低于0℃,基本不會受凍害;而西鵑宜保證室溫在2℃以上方能安全越冬,若室溫達不到,則需加溫,如采取燈光、爐火等防寒措施,否則植株出現(xiàn)葉片凍焦,以至凍死。杜鵑盆景越冬的最佳溫度在8~10℃。
2、掌握濕度:
杜鵑盆景冬季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水分的吸收及葉面的蒸發(fā)量相應減弱,因此澆水過勤、盆土太濕易導致爛根。所以,應每隔5~7天,于中午用存放在室內(nèi)的水(雪、雨水最好)澆透,并且平時宜將盆景置于陽光充足處。
3、適度施肥:
杜鵑在冬季雖不需要施肥,但是自1月期間的一次基肥卻不可少。基肥用枯餅或豆餅末混合少量骨粉,干施于離樁根稍遠處。通常運用穴施法,其施肥量視樹樁大小而定,施后覆土平穴。此次基肥能使樹體逐步吸收,利于第二年枝壯葉茂,花朵艷麗。
4、造形修剪:
杜鵑盆景造形應根據(jù)原有樹形態(tài)勢用金屬絲或棕絲作適度綁扎。不可過度蟠扎,一則防落蕾(春鵑),二則避免折裂而枯枝及破壞樹勢的整體平衡。冬季修剪主要是刪疏或短截過密枝、徒長枝、病弱枝等無助于造型的枝條。此外,春鵑在冬季已形成花蕾,適當疏去過多過密及瘦小軟弱的花蕾,促使植株養(yǎng)分集中,也能延長花期。(風水www.azg168.cn)
盆栽杜鵑的日常養(yǎng)護方法有哪些
杜鵑宜放于既通風又庇蔭之處,為杜鵑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夏季陽光強、溫度高,須置于蔭棚或樹蔭之下。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記載:"花極爛漫,性喜陰畏熱,宜置于樹下蔭處,花時,移置幾案間。"冬季宜放進室內(nèi)養(yǎng)護,春鵑稍能耐寒,可埋于室外土中越冬。
澆水:杜鵑喜濕,要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過濕?;ㄆ谛杷可远啵募靖鼞⒁鈬娝?,早晚噴灑枝葉,也同時噴澆盆土。秋季須酌情減少澆水量,以防止抽生秋梢,影響來年花芽的形成。
施肥:杜鵑喜肥,但其根極細,故施肥切不可濃,施肥過多過濃,會造成枯萎現(xiàn)象。最好采取"薄肥勤施",適時適量施肥,才能使杜鵑花大而美,植株健壯,抗病力強。在生長期中,除梅雨季節(jié)外,每隔2周就可施一次薄肥。肥料可用腐熟的豆餅、菜餅、魚腥水、骨粉、雞糞等。雞糞腐熟曬干搓成粉狀,撒在盆土上,養(yǎng)分隨澆水滲下,效果很好。如發(fā)現(xiàn)葉尖枯焦,多為肥大所致,應立即除肥換土,用大水沖洗幾次,以減少肥量。秋后無需施肥。
修剪:一般盆養(yǎng)杜鵑花多以觀花為目的,不講究造型,聽其自然生長,因此枝多而亂,不但有礙生長,且影響花的質量。為保持樹形優(yōu)美,應根據(jù)造型要求,進行必要的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促進生長,提高開花質量。杜鵑在每年開花后,最好將花蒂全部摘去,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修枝在休眠期進行,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倒枝、內(nèi)向枝、對生枝等,以調(diào)整枝幅,顯示優(yōu)美樹形。
翻盆:杜鵑宜每隔2~3年翻盆一次,在開花后進行較好,早春晚秋翻盆亦可。翻盆時去掉約1B3舊土,剪去少量老根,換上疏松的腐葉土或山泥。在盆底放上少量雞糞及豆餅作基肥。由于杜鵑的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層,故翻盆時要保留表土層。
病蟲害防治:杜鵑的蟲害主要有大蓑蛾、網(wǎng)蝽和杜鵑葉蜂為害葉片,可用敵百蟲1200倍液噴殺,或在嫩葉上采取滅卵塊和幼蟲的方法。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銹病等,可用代森鋅或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