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養(yǎng)什么盆栽花對風水好
94
2023-07-09
秋葵是一種蔬菜也是一種盆栽植物,很多人都會在家居陽臺中盆栽秋葵,一來可以裝飾家居的環(huán)境,二來對于室內空氣也能有很好的提升;黃秋葵盆栽如何種植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黃秋葵盆栽種植的小常識
關于黃秋葵盆栽種植的小常識有哪些
整地施肥
黃秋葵根系發(fā)達,入土深,宜選擇耕作層深厚、土質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塊整地。
播種前將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草木灰100~150公斤。
南方多雨地區(qū)將地做成1.2米寬的高畦,畦間開40~60厘米深的排水溝,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壟兩種栽培形式。
南方2~9月份均可播種,北方5月上中旬播種。
由于黃秋葵前期生長緩慢,到7月份才開始采收,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與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農作物間作。
播種
播種前用20~25℃溫水浸種12小時,然后擦干,于25~30℃條件下催芽48小時,待一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在事先整好的畦內按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挖穴,先澆足底水,每穴播種2~3粒,覆土2~3厘米。每畝可栽3000穴,用種量0.5公斤左右。
田間管理
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去掉病殘弱苗。
當有2~3片真葉展開時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
定苗后應及時中耕,以提高地溫,并起到保墑除草的作用。
以后應經常中耕除草,并進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黃秋葵為耐濕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較多,在出苗和定苗后應各澆1次水,開花坐果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特別是7~8月份高溫天氣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更應保持水分供應。
但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水,以免造成澇害。
另外還應結合澆水在定苗、結果和盛果期分三次每畝施人糞尿500~600公斤,以促豐產。
特別提醒一下:生長中期和結果期,要滿足其對肥水的大量需求,可畝施尿素20~40公斤,或葉面噴施0.2%~0.3%的氮肥、邦德首磷酸二氫鉀等。如果植株上發(fā)生較多的分枝時,要及時摘除,以保證主莖不斷結果。
采收和病蟲害防治
植株一般從7-9葉起,各節(jié)葉腋內出現(xiàn)花蕾并先后開花,莢果生長迅速,一般3~5天即可收獲。當果實長到長度5厘米以上時,即可采摘上市,要掌握在果皮脆嫩,指甲易于劃破時收獲為宜。一般每畝可采收5~7厘米的嫩果1000公斤,7~10厘米的嫩果1500公斤。
黃秋葵的病蟲害較少,主要有病毒病和棉鈴蟲、造橋蟲、蚜蟲、薊馬等。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有機黃秋葵屬稀有蔬菜,引種前務必先考察好銷路。
知多D:第一次黃秋葵種植的注意事項
1、第一次種植黃秋葵時,請拿少量種子育苗。方法不對后悔不晚。育苗前建議溫水泡種12小時。
2、用松軟保濕好的有機質做為營養(yǎng)土,如"田力士"或埋地里的枯爛葉灰配著用,提高出芽率。(田力土可咨詢搖錢樹客服小妹郵購)
3、別用粘性大、易板結的土,影響發(fā)芽。
4、建議用長條盆種菜。
5、澆水最好用噴壺或灑水壺,避免種子被沖跑。
黃秋葵盆栽種植要注意的問題與常識
黃秋葵不適合在低溫環(huán)境生長,準確一點說,自然環(huán)境下,深秋至初春都無法種植和收獲(室內-溫室除外)。我在冬季室內使用人工照明只種了一株。環(huán)境溫度在
27攝氏度左右。可以很好的生長。因為黃秋葵對季節(jié)溫度變化是非常敏感的,保持溫暖環(huán)境,以及小一點的盆器,可以減緩生長高度,天氣越變越熱就會越長越大。所以如果家庭使用盆栽,種在陽臺,那么2加侖盆就合適。高度大約在50cm的時候就可以開出12朵花左右。
黃秋葵使用盆栽的話,是可以移栽的。
黃秋葵在陽臺種植,盆栽種植,建議使用至少2加侖容量的花盆(約7升土壤),不可以小于1加侖花盆(約3.5升土壤),僅為娛樂型。如果是花園或是屋頂使用盆栽,那么建議使用5加侖容量的花盆。除了溫度會影響黃秋葵的大小之外,盆子的容量大小也會影響植株的高度和結果產量。第一朵花大約在高度20cm,隨后花
朵數(shù)量增多,高度不斷增加,照片上的高度是50cm。
溫度過低,如果開花溫度在10多度,那么花苞很容易枯掉。此時需要立即調整溫度。(風水www.azg168.cn)
講解黃秋葵盆栽如何種植的常識
【種植環(huán)境要求】
1、溫度 黃秋葵喜溫暖、怕嚴寒,耐熱力強。當氣溫13℃,地溫15℃左右,種子即可發(fā)芽。但種子發(fā)芽和生育期適溫均為25~30℃。月均溫低于17℃,即影響開花結果;夜溫低于14℃,則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狹窄,開花少,落花多。26~28℃適溫開花多,坐果率高,果實發(fā)育快,產量高,品質好。
2、水分 黃秋葵耐旱、耐濕,但不耐澇。發(fā)芽期土壤濕度過大,易誘發(fā)幼苗立枯病。結果期干旱,植株長勢差,品質劣,應始終保持土壤濕潤。
3、光照 黃秋葵對光照條件尤為敏感,要求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應選擇向陽地塊,加強通風透氣,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蔭,影響通風透光。
4、土壤 營養(yǎng)黃秋葵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不擇地力,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較宜。肥料在生長前期以氮為主,中后期需磷鉀肥較多。但氮肥過多,植株易徒長,開花結果延遲,坐果節(jié)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長不良而影響開花坐果。
【種殖步驟】
1、育苗
(1) 黃秋葵浸種12小時,后置于25~30℃下催芽,約24小時后種子開始出芽,待60%~70%種子"破嘴"時可種植。種植以穴播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
發(fā)芽:播種到2片子葉展平為發(fā)芽期,約需10~15天。25~30℃適溫下播種4~5天即可發(fā)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約需7天左右,地膜覆蓋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從2片子葉展平到第一朵花開放為止,約需40~45天。一般子葉充分展開后,經15~25天,第一片真葉展開。以后每2~4天發(fā)生一片真葉,其中第一二片真葉為圓形。幼苗期生長緩慢,地溫過低時更甚。
(2)育苗移栽法:育苗溫度25℃,4~5天即發(fā)芽出土。苗齡30~40天,幼苗2~3片真葉時定植。
2、開花結果
從始花到采收結束,約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開放。第二朵花從開花到收獲所需天數(shù)稍長。以后隨溫度升高,收獲時間縮短。通常播種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晝溫28~32℃,夜溫18~20℃適溫下開花后4天即可收獲。黃秋葵開花結果后生長速度加快,長勢增強,尤以高溫下生長更快,7月每3天即展開一片真葉,9月則需4~5天展開一片真葉。
3、采收
黃秋葵從播種到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后整個采收期長達60~70天,黃秋葵采摘標準以果長8~10厘米,果外表鮮綠色,果內種子未老化為度。如果采收不及時,肉質老化,纖維增多,商品食用價值大大降低。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隨溫度升高,采收間隔縮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氣溫下降,3~4天采收一次。采收時宜用剪刀,并套上手套,以免莖、葉、果實上剛毛或刺瘤刺傷皮膚,奇癢難耐,此時用肥皂水洗一下或火上輕烤,可減輕痛癢程度。通常花謝后4天采收嫩果,品質最佳。
4、病蟲害防治
病毒 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蟲傳播,放應及時防治蚜蟲。
蟲害 主要是蚜蟲和螞蟻,可選用50%抗蚜威或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猜你喜歡相關文章:
陽臺上種植物影響風水嗎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