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養(yǎng)什么盆栽花對風(fēng)水好
94
2023-07-09
蘆薈是我們?nèi)粘I钪休^為常見的一種盆摘,因為蘆薈盆栽比較好養(yǎng),日常也不用這么打理就能生長的很茂盛,且蘆薈盆栽對于凈化空氣,以及防輻射等有著很好的功效,因而人們都喜歡養(yǎng)殖蘆薈盆栽;那么盆栽蘆薈怎么澆水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文章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盆栽蘆薈怎么澆水
關(guān)于盆栽蘆薈怎么澆水
蘆薈為百合科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種類繁多,因為比較容易栽種和具有護膚藥用的功效,所以廣受喜愛。雖然蘆薈易栽種,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不要澆水過度。蘆薈屬于耐旱怕澇的植株,澆水不宜過多,不然容易引起爛根等癥狀。盆栽蘆薈如何澆水,蘆薈澆水過多又該怎么解決呢?
蘆薈幼苗移植:當(dāng)小蘆薈差不多有5-8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移植,移植的時候直接把小蘆薈剪下或者掰下。有根沒有根都可以,沒有根過些天就會發(fā)出來的。把掰下來的小蘆薈種在濕潤的土壤中放在陰暗處3-5天,溫度要適中,以后就可以搬出來了,因為下面已經(jīng)生根了。最好不要再冬天移植,小蘆薈比較弱,冬天移植成活率比較低,春夏秋季節(jié)都可以。
已生長多年的蘆薈移植:其根部也會生長出小蘆薈,移植方法:用小刀將小苗連土挖出,帶土移植到準(zhǔn)備好的盆內(nèi),盆土保持不干不濕(潮潤),成活率極高。
蘆薈怎么澆水
盆栽蘆薈澆水與季節(jié)有關(guān)
春季當(dāng)溫度在15-25攝氏度時可適當(dāng)增加澆水次數(shù),一般5-7天澆水一次,采取不干不澆水,干則澆透的原則,使盆土見干也見濕。
夏天氣溫較高,蒸發(fā)量大,需2-3天澆水一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這樣可使蘆薈葉面保持翠綠,增加觀賞性,夏天盆栽蘆薈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以減少盆土與植株水分的損失。
秋季蘆薈澆水基本與春季相似,有時寧可少澆水,在盆土缺水后再補澆,而不使盆土長期處在水分過度飽和狀態(tài),造成盆栽蘆薈根部氧氣不足、呼吸困難而使蘆薈植株死亡。
冬季室溫低時應(yīng)盡量少澆水,一般可15-20天澆水一次,如需要可采用葉面噴水,使盆土保持適當(dāng)干燥,有利于蘆薈植株安全過冬。
蘆薈澆水過多怎么辦
蘆薈的葉肥厚多汁,儲存了不少水分,所以一般情況下不用擔(dān)心其受旱,澆水不用太頻繁。澆水要注意的點不少,特別是對于蘆薈這種易不耐澇的植株,簡要來說要注意兩點。其一為澆水澆透,澆透并不代表澆得多,而是要讓水分浸入土壤中,不要為了讓水進入土壤深處而過度澆水,要注意在適當(dāng),怎么辨別適當(dāng)呢?在這兒就要注意第二點了。
澆水見干見濕,也就是在土壤表面,應(yīng)該有略感濕潤的地方,但不要整片或一大片呈現(xiàn)濕潤的狀態(tài)。對于蘆薈而言只要土壤沒有開始裂縫就沒有大問題,澆水過后有星星點點的濕潤處便可。蘆薈澆水過多,會影響其土壤的通透性,土壤過濕,不僅會造成其中的空氣減少,根部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還會進一步使土壤偏酸性,一些細菌如丁酸菌會肆意生長,從而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進而引起爛根。
如果澆水過多,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初期不小心澆水過多,應(yīng)立即將蘆薈移出至濕度適宜的土壤中,或者將其取出使水分盡快散去。如果由于不知道澆水量,長時間澆水過多,直到蘆薈開始出現(xiàn)變黃或者腐爛的情況時才發(fā)現(xiàn),處理起來就相對麻煩。
蘆薈葉上會呈現(xiàn)茶色斑塊或茶色腐爛狀屬于早期腐爛癥狀,這時就要停止?jié)菜屍渎謴?fù)。若幾天之后沒有好轉(zhuǎn)或斑點增大,就說明根部已經(jīng)開始腐爛了,要及時處理,將植株取出,移植至干燥的土壤,移植的過程中要注意根的腐爛情況,必須去除已經(jīng)腐爛的根部。
若出現(xiàn)葉片變黃或大片腐爛萎縮就需要去除腐爛的葉片和根,然后在干燥處晾置一到兩天,再重新植入新的土壤中,重新植入后要注意不要澆水,可在土壤上噴灑少量水,使其略微有點濕潤即可。
家庭盆栽蘆薈怎么澆水
蘆薈喜干旱,雖長期不澆水還能活,但生長會受抑制,所以合理給蘆薈澆水是盆栽蘆薈重要養(yǎng)護技術(shù)之一。盆栽蘆薈澆水與季節(jié)的關(guān)系:冬季室溫低時應(yīng)盡量少澆水,一般可15—20天澆水一次,如需要可采用葉面噴水,使盆土保持適當(dāng)干燥,有利于蘆薈植株安全過冬。?
春季當(dāng)溫度在15—25攝氏度時可適當(dāng)增加澆水次數(shù),一般5—7天澆水一次,采取不干不澆水,干則澆透的原則,使盆土見干也見濕。夏天氣溫較高,蒸發(fā)量大,需2—3天澆水一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這樣可使蘆薈葉面保持翠綠,增加觀賞性,夏天盆栽蘆薈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以減少盆土與植株水分的損失。秋季蘆薈澆水基本與春季相似,有時寧可少澆水,在盆土缺水后再補澆,而不使盆土長期處在水分過度飽和狀態(tài),造成盆栽蘆薈根部氧氣不足、呼吸困難而使蘆薈植株死亡。
盆栽蘆薈相對地生活在一個狹小空間,極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有時周圍空氣濕度較大,蒸發(fā)強度低,就應(yīng)少澆水,如大氣比較干燥,加上溫度高,空氣流通強,盆土和葉片失水快,則應(yīng)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各地,春末夏初之交的梅雨季節(jié),天氣悶熱,就應(yīng)該注意節(jié)制澆水。
與盆栽蘆薈澆水有關(guān)的其他問題:第一,松土遷盆。松土可以有效改變盆中基質(zhì)的物理和化學(xué)狀況,既可促進水分蒸發(fā),又可切斷毛細管,使盆土保持最佳的水分狀態(tài)。蘆薈松土遷盆可以用竹簽進行,也可以用8號鐵絲制成小耙,松土遷盆一般以1.5—2.0厘米為好,太深了會損壞蘆薈肉質(zhì)根,抑制蘆薈生長。松土遷盆對防止盆土板結(jié)、盆中水分過多,改進盆栽蘆薈生長效果非常明顯,是一種不澆水又可以改進盆栽蘆薈供水狀況的有效措施。遷盆的澆水時間以清晨和傍晚為好,此時水溫比較接近盆土溫度,可以避免因澆水使盆土的溫度劇變而影響根系的生長。如果確實需要中午澆水,最好先將水貯在水缸中,使其適當(dāng)提高水溫,這樣效果比較好。
第二,水質(zhì)問題。南方自來水含氯化物量較高,最好用雨水或河水澆灌,如果一定要用自來水,可準(zhǔn)備一大的容器,將自來水提前放入容器中,在太陽下暴曬幾天使氯化物揮發(fā),這樣不僅可提高水溫,而且也可減少水中氯離子危害。有些蘆薈愛好者用磁化水來澆蘆薈,也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可以自己制作磁化水。用一塊較大塊的磁鐵,再用0.5厘米乳膠管,在磁鐵上繞20圈,將乳膠管固定,從一端緩慢進水后,另一端放出磁化水,一般每小時流量1000克,磁化水可以使基質(zhì)中養(yǎng)分釋放并增加植株生理活性,盆栽蘆薈愛好者可以試用。(風(fēng)水www.azg168.cn)
日常蘆薈盆栽怎么澆水的講究
一、花卉租賃專家研究分析,盆栽蘆薈澆水與季節(jié)有關(guān):
春季當(dāng)溫度在15—25攝氏度時可適當(dāng)增加澆水次數(shù),一般5—7天澆水一次,采取不干不澆水,干則澆透的原則,使盆土見干也見濕。
夏天氣溫較高,蒸發(fā)量大,需2—3天澆水一次。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這樣可使蘆薈葉面保持翠綠,增加觀賞性,夏天盆栽蘆薈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以減少盆土與植株水分的損失。
秋季蘆薈澆水基本與春季相似,有時寧可少澆水,在盆土缺水后再補澆,而不使盆土長期處在水分過度飽和狀態(tài),造成盆栽蘆薈根部氧氣不足、呼吸困難而使蘆薈植株死亡。
冬季室溫低時應(yīng)盡量少澆水,一般可15—20天澆水一次,如需要可采用葉面噴水,使盆土保持適當(dāng)干燥,有利于蘆薈植株安全過冬。
二、盆栽蘆薈澆水與水質(zhì)有關(guān)
南方自來水含氯化物量較高,最好用雨水或河水澆灌,如果一定要用自來水,可準(zhǔn)備一大的容器,將自來水提前放入容器中,在太陽下暴曬幾天使氯化物揮發(fā),這樣不僅可提高水溫,而且也可減少水中氯離子危害。有些蘆薈愛好者用磁化水來澆蘆薈,也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可以自己制作磁化水。用一塊較大塊的磁鐵,再用0.5厘米乳膠管,在磁鐵上繞20圈,將乳膠管固定,從一端緩慢進水后,另一端放出磁化水,一般每小時流量1000克,磁化水可以使基質(zhì)中養(yǎng)分釋放并增加植株生理活性,盆栽蘆薈愛好者可以試用。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