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間里養什么盆栽花對風水好
95
2023-07-09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因此人參是比較適合在室內栽種的,此外人參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與瓊珍靈芝,東阿阿膠并稱為中藥國寶。而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喜歡盆栽人參;那么人參盆栽的日常養護與管理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參盆栽的日常養護與管理
日常怎么養護與管理人參盆栽
人參生長需要較嚴格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條件,除人工溫室種植基地外還有一個比較理想的種植環境能夠更滿足以上要求,就是家庭或者辦公室。由于采用盆栽,經過特殊處理的培養土不僅有機質含量高,病原微生物少,而且質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優越,利于根系的生長;華北地區絕大部分地區的家庭環境,夏季配有空調,室內溫度可達到22℃,冬季裝有暖氣,室內溫度可達到15-20℃,完全可以滿足人參對溫度的需求;由于在室內,更不會有陽光直射造成的傷害,通過百葉窗的調節可輕松實現人參生長所要求的暗弱散射光;濕度是人工栽培過程最好控制的環境因素,可根據情況隨時進行培養土水分調節。
1、初春和晚秋放在向陽處,夏季必須遮蔭,給以散射光照,冬季休眠避光。澆水合適與否,是盆養人參成敗的關鍵。
2、出土后如盆土過干可澆少量水。生育期間一般也不能用大水澆苗,因為長期盆土濕潤或積水,容易引起爛根,以保持土層微見干,土中含水量相對穩定為好。天氣干旱和夏季常向枝葉上噴水給人參洗澡,對其生育有益。因為葉面上的毛孔如蒙上大量灰塵,就會影響吸收紫外線,因而不利其生長。
3、人參在移栽時要在培養土內施入經過發酵腐熟的豆餅和草木灰以及少量過磷酸鈣作基肥。開花至坐果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次。9~10月葉片自然脫落,開始進入冬眠。此時剪去莖,移入室內陰涼處(室溫保持在0~5℃之間),蓋上一層樹葉,整個冬季一般不要澆水。待早春最低氣溫穩定在1℃以上進行換盆換土(宜每2~3年換一次)并逐漸出室,放置在向陽通風處,恢復正常管理。
4、3~6年生的植株,青果形成初期進行疏果,一般留20~30個大果,其余的摘除,以利果實豐滿、粒大、美觀。若以增加根重為目的,應將整個花序剪除,不予留果。
注意事項
夏季必須遮蔭,給以散射光照,冬季休眠避光。
室內人參盆栽的日常養護與管理
1.選材
應季選苗(現挖苗)最好是大一點的參苗(2-5)苗,要求參苗芽苞完整無破損,肢體無傷痕,這樣的參苗抗病力強,成活率高。
2.盆栽花盆
沒太多要求,直徑20厘米以上,深度25厘米以上都可以,盆大一點更適合參的生長。
3.土壤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堿性土壤不宜種植。
土質以上面黑腐土,下面黃沙土,含量 20%--40% 為好,土的濕度合適與否以手握成團,松手則散為簡單判斷標準。
4.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5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于30%以下時, 會造成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參須根干枯,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易,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5.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正常。陽光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6.溫度
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于15—20℃為宜, 溫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時, 參處于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在春季地溫于12%℃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
播種后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于—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7.肥料
人參不太喜肥, 施肥會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8.催芽
將種子置清水浸48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水,取出用兩倍濕砂土(細砂和腐殖上各半,濕度約35%,以手握成團,落地散開為宜)拌勻,裝入盆缽內,置18-20攝氏度溫度下,經常保持濕潤狀態,避免陽光直射,經過2-4個月,種子絕大部分裂口,即可進行播種,可移到腐殖土的花盆中。
9.栽植
花盆放入合適的一層濕土,放入參籽,再慢慢蓋一層濕土,蓋好土可以對土表稍噴一點清水,以保持土表的濕度。栽好后放置于庇蔭處,避免陽光直射。
10.養護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藥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初春和晚秋放在向陽處,夏季必須遮蔭,給以散射光照,冬季休眠避光。澆水合適與否,是盆養人參成敗的關鍵。出土后如盆土過干可澆少量水。生育期間一般也不能用大水澆苗,因為長期盆土濕潤或積水,容易引起爛根,以保持土層微見干,土中含水量相對穩定為好。
天氣干旱和夏季常向枝葉上噴水給人參洗澡,對其生育有益。因為葉面上的毛孔如蒙上大量灰塵,就會影響吸收紫外線,因而不利其生長。人參在移栽時要在培養土內施入經過發酵腐熟的豆餅和草木灰以及少量過磷酸鈣作基肥。開花至坐果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次。
9~10月葉片自然脫落,開始進入冬眠。此時剪去莖,移入室內陰涼處(室溫保持在0~5℃之間),蓋上一層樹葉,整個冬季一般不要澆水。待早春最低氣溫穩定在1℃以上進行換盆換土(宜每2~3年換一次)并逐漸出室,放置在向陽通風處,恢復正常管理。
3~6年生的植株,青果形成初期進行疏果,一般留20~30個大果,其余的摘除,以利果實豐滿、粒大、美觀。若以增加根重為目的,應將整個花序剪除,不予留果。(風水www.azg168.cn)
關于人參盆栽怎么養護與管理分析
1.配制盆土:盆土要求保水、保肥、透水、透氣性能良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較好而且易配的營養土:肥沃的老菜園土或腐葉土6份─7份,腐熟的畜禽糞或餅粕肥1份─2份,黃砂2份。營養土一定要充分拌勻,最好能提前堆悶,多次翻堆。花盆排放前可在地上先鋪一層塑料膜,再排放花盆,以避免根系從花盆排水孔鉆出扎入土內,移動花盆時斷根引起植株萎蔫或死亡。為了增大花盆間距。生長周期內可根據植株生長勢移動花盆2~3次,以免由于密度過大,造成植株徒長,從而誘發病蟲害或影響觀賞性。
2.幼苗上盆:從育苗床或露地苗中,選健壯、株矮、形美的幼苗,移入通水、透氣性較好的大泥盆或瓦盆中。上盆時,先用瓦片蓋住盆底孔眼的一半,再用另一瓦片斜蓋其上。也可在盆底墊一些碎石,其上墊一些粗粒泥土,最后填入營養土。栽植時,將幼苗栽于盆的中央,扶正,四周填入營養土,在營養土加到一半時,將幼苗向上輕提一下,使根系舒展,再用手壓緊盆土,距盆口 2厘米─3厘米。栽后澆足定根水,放置于陰涼處3天─5天,以提高成活率。
3.及時澆水:人參果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盆栽人參果要保持土壤濕潤,果實膨大期供水要充分。一般夏季每天澆水1次,以早晨或傍晚為宜;春秋可隔日澆水,早、晚或中午均可;冬季每隔3天─4天澆水一次,以中午澆水為宜。
4.巧施追肥:人參果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要巧施。盆栽人參果多放置在庭院或陽臺,追肥要講究衛生。可用腐熟的餅粕、豆餅水、淘米水、洗魚水以及花肥等。最少追肥3次,即壯苗肥、催果肥、結果肥。人參果莖葉吸肥能力強,可采用葉面噴肥的辦法,即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硝酸鉀噴施莖葉2次─3次。
5.抹芽、整枝:人參果分孽力強,抹芽是盆栽人參果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一般10天左右就要抹一次。每株選健壯且靠近地面、分布合理的4個結果枝留下,其余全部抹掉,座果后在果穗上部留2葉─3葉摘心。
6.搭架、整形:人參果莖桿較軟,盆栽人參果要特別注意搭架、整形。一般每盆用長60厘米左右小竹桿或小樹枝(均需削光滑)插于盆的四周(人土10厘米),上部用鐵絲或竹片做成圓形或方形或橢圓形,與盆口大小相當,用繩索或細鐵絲扎牢(露地栽培的,四根竹桿要插在根部附近,以便入盆時連土坨移入)。再用塑料皮、麻皮等將其莖桿綁扎在支架上,莖桿要取直,松緊要適度。注意在每個花序上只宜保留4朵─6朵健壯的花,其余的全部抹去,待果實長到豆粒大小時,每個側枝再保留2個─4個果實。同時,要選留分布在盆的四周和頂部四周的花果,分布要勻,大小要一致,形狀要好看,以提高其觀賞性。
猜你喜歡相關文章:
盆栽風水擺放有何禁忌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