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集團雄霸大沙頭的風水淵源
42
2023-07-06
名詞解釋
三元九運
公元五十四年,東漢建武三十年,規定了六十甲子干支的次序來紀年,沿用至今。而天象研究發現,這六十年恰好是土、木兩星的會合周期。古圣哲認為木星跟土星的會合給地球產生了新的影響與變動,故元運是古圣哲觀察和探討自然萬物時空運行的周期規律變化,借此認識與改造世界。玄學上把這種時日的轉變稱做“運”。元運劃分:一個大三元一百八十年,大三元包含上、中、下三元,每元六十年一甲子,共一百八十年。
2003年前行的是下元第七運(1984年~2003年)。我們現今所處的是三元中下元的第八運,第八運始于2004年止于2023年;2024年以后直到2043年,地球行下元九運。
下元“七運”“八運”
風水學的理氣全部源于河圖和洛書。進入下元七運,也就是說,七運之前的六、五、四、三、二、一都是失運,風水學上也稱做“退氣”,其氣運已經衷退了。如果能夠搶得七運的旺氣就必然旺丁旺財。洛書九宮圖上指,下元八運最旺是東北方,坐東北向西南就是旺山旺向。
正神與零神
風水學自然是離不了“水”,故此傳統的風水學,對于“來水”與“去水”位均很重視。在1984年~2003年這二十年當中,東方是最不吉利的方位,依照風水學的說法,把水引入失運的方位,是可以轉禍為祥,逢兇化吉的。相反,這時處于西方的正神位宜開門納氣,忌見水。
玄空飛星
玄空從字義上解釋“玄”即是天時;“空”即是空間及方位。古人說“天玄地黃”,是用玄來代表天,又因天象運行象征時間變化;用地來代表空間,土地能生養萬物,又為萬物之所依。玄空飛星是根據北斗七星而來的,《史記·天官書》記載說北斗位于天星的中央,控制四季、五行及律法的運轉等等。玄空飛星的理論是根據北斗七星的旋轉而加以運用。
沒開后門的結果
十五六年前,私營企業在廣州才開始嶄露頭角,商業都是以國營為主,并沒有很注重風水。當時,“海印”這個企業也并未誕生,只能叫做個體戶,他們看中了東湖公園對面的一塊地,于是找來了風水師看過,覺得不錯,便向一家國營企業承包了下來。對于這個電器城的設計規劃,風水師并沒有解釋得很詳細。既然這是一塊寶地,他們便在1990年把場地談下來,1991年7月開始動工,10月就開張了。如今全國知名的海印電器城,可知當初只是一個僅有700多平方米的小商場,被劃分成70家商鋪。
開業之后,海印電器城的經營完全不是今日這般繁忙的光景,急忙尋找原因,再去找風水師咨詢,研究了半天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疏忽了一件事。那是什么呢?計算海印這一片區域在下元七運(所謂“下元七運”指的是1984年~2003年這二十年時段)中,而在下元七運期間海印電器城的山向飛星排布的坐向關系是屬于座酉向卯(即坐西向東),也就是說在這二十年里,這個朝向是“旺山旺向”的,其解意是“旺丁旺財”,就是這里會是旺地。最巧妙的地方是,海印電器城的正東面恰好是東湖公園,這個位置稱為零神位,風水學上說“零神有水”,是“正水”,則該地區的財運必然會十分暢通。而且,東湖水被風水師們稱為“有情之水”, 由于與珠江水相通,可謂動靜皆宜,十分難得。可是,為什么海印電器城占據了這么優越的位置,卻不見興旺呢?鄧國堅指出原因就在于他們設計商場時疏忽了一點,沒有開后門,也就是西方沒有門,東西不能貫通,只依靠南北開了側門。同時也因為在商場的背后,也就是西面的這塊地他們還沒有租下來,等于沒有了出口,所以“氣”不能通,結果商場也一直做不起來。
直到1993年,鄧國堅終于談下背后這300多平方米的地塊,于是把兩片商場打通,才終于可以在西面開門“納正氣”。前門是正水,后面是正氣,這個布局就完美了。電器城就是1993年才開始旺起來的,也許很多人都不了解這段歷史,還以為海印電器城從一開始就是那么生意火爆,殊不知這中間還有這么一段曲折的故事。
2003年以后……
電器城最旺的三年就是從東西連通的這一年開始的,商鋪每平方米僅頂手費就要3萬元。1993年到1995年期間,鄧國堅甚至遇到過一位來租商鋪的人,提著兩三百萬的現金走進管理處辦公室,二話不說把箱子往桌上一甩,說道“我要個鋪位”,然后頭也不回揚長而去,讓在場所有的人目瞪口呆。
“風水有沒有用,我不敢說,但是我們除了這個風水之外,我每次都親自設計整個商場走向規劃圖紙,人進來之后怎么走,多少條通道,的確都有考究。”鄧國堅說。那時候有個現象很奇怪,在七運以內,所有海印電器城附近與他們同樣或者相似走向和布局的商場,都做得好,南北向而做不到坐酉向卯的場則要差許多了,甚至很多都是曇花一現。
可是,那并不代表著商場如此布局就可以一勞永逸了,我們常說“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這般道理,“氣”總會有逐漸衰退的時日。在2003年之后,情況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從此時空進入了風水學上說的“下元八運”時期。八運的開始,使整個風水格局必須重排,這時候商場開始明顯發生變化,變得旺丁不旺財,交易量減少。而那些坐西南向東北的商場開始好轉,搖身一變成了旺地。早在當初談項目的時候,鄧國堅也早料到了這一點,關于“八運”的問題,按照計算,租下場地二十年的話,剛好跨越“七運”和“八運”,于是就有了海印廣場的規劃,這里正是風水轉向之后的新旺地。
2004年以前,海印集團名下的所有物業,在簽合同的時候,鄧國堅都會研究整片區域的環境,排除了他認為不利的方面,其余的就依靠規劃設計布局去解決。選擇場地時,并不一定要尋找完全“旺山旺向”的位置,只要能夠避開不利之處,就能夠用商業規劃來調整。通道怎么開、開多寬、多少米處有分叉、分叉是正十字還是別的形狀、通道是直的還是彎的、為什么小的鋪面要變成大的、大鋪面要分割成小的,很多人不理解,但這些就是在商場布局中改變整個“氣”與“勢”的要素。鄧國堅相信通過這些設計,能夠規避一些不好的東西,把好的方面發揚光大。在商場的運營管理中,商業物業在整個區域的風水與其內部規劃設計上先解決了先天的問題。在宇宙中,總有許多我們所不能夠解釋的秘密,人在怎樣的環境之下會產生何種舉動,或許在風水知識中我們能夠找到答案。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