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與餐廳一體 這樣的設計風水好...
1429
2023-07-09
桔梗
將近一個月前,我在寄給陶世龍先生的信中批評了游修齡教授關于風水不負責任的言論。今天看到,游教授在自然史研究所的網站上很委屈的說:“不知何故,兩位(陶世龍和桔梗)對這序言的批判,并不是針對內容而發,而是把它等同于宣傳迷信的文章看待……”、“為什么對這些敘述只字不提,只顧揮舞迷信的大棒”。然后似乎有點賭氣地說:“所以這篇闖了禍的‘宣傳’風水迷信的‘說風水’是唯一的一篇,再也不會有續篇,繼續宣揚迷信,兩位可以放心”。
這不是一個我放不放心的問題。我不是反科學文化人,沒有搶占什么“話語權”的興趣,也沒有揮舞什么“迷信的大棒”(此處大概應該理解為“反迷信的大棒”,或者反科學文化人概念上的“霸道的”“科學主義者”)。我此前對于游教授的批評,確實是針對其內容的。今天,我就把我的觀點再詳細敘述一下。
1、 風水是迷信
《辭海》把風水解釋為一種迷信,是正確的。這不是一個“給風水定了性”的問題,而是因為事實確實如此。李約瑟采用了查利特的定義,認為風水是一種“調整生人住所和死人住所,使之適合和協調于當地宇宙呼吸氣流的方術”。我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說過:“風水學”或許包含過一些現在看來正確的知識,然而這些正確的部分完全是經驗的,根本沒有形成科學的理論。 倘若巫醫的某些做法有科學的成分(說不定用的什么草藥真的對癥嘛),我們是否有大力推廣巫醫的必要?風水真正能解決的問題很少,我們遇到的新問題它更無力解決。
2、 請游教授澄清,李約瑟到底把風水歸為“偽科學”還是“準科學”
據我所知,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科學思想史”第14章“偽科學與懷疑主義傳統”中,明確地把“風水”歸入了偽科學——占卜的一類。如果游教授覺得中譯本有錯誤,或者甚至英文原版也錯了,那么請提出證據。
3、“燕子也具有風水的本能”
游教授說動物筑巢也是風水,那么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生態學其實就是風水學,生態系統就是風水系統。游教授在這里說的“風水”,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風水,不僅我們感到不滿,真正的“風水先生”也會感到不滿。
4、“我從來不看風水方面的書,一是不相信,二是沒有時間。”
游教授在《說“風水”闖禍了》中的這句話讓我有一種被耍了的感覺。因為游教授明明這樣說:
奇怪的是,風水也似“六十年甲子團團轉”一樣,居然也有時來運轉的時候。從20 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則遲至文革以后,風水這個古董,又慢慢地得到國內外的再認識和再評價,撥云霧而見青天,發現它還有未被認識的科學內含,而且這種內含還遠未得到發掘和研究,還是個有待開發的寶藏。
在選擇風水環境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累積起許多的經驗體會,于是產生了抽象的理論認識,以后又慢慢形成體系,這就成為風水或堪輿的理論,以及它們的流派。清乾隆修的《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專辟《堪輿部》,收集了歷代有關風水的各種文獻,達30卷之多,可謂集中國堪輿文獻之大成,里面充滿了從陰陽五行八卦所演繹出來的風水理論和操作要領,并附有大量的圖解說明,現代人看來,會覺得不知所云,難以理解。主要是現代人生活在科技知識的環境里,對歷史上留傳下來的很難理解的《易經》、《河圖》、《洛書》、 陰陽、八卦、五行及其大量的闡釋文獻,非常陌生了。
這兩段讓包括我在內的讀者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感覺,那就是:游教授是研究風水的行家里手,在游教授看來,風水來了個咸魚翻身,真是“風水輪流轉”。既然游教授“從來不看風水方面的書”,那么我是否可以認為游教授的這篇“序言”不負責任呢?
5、“越來越深入地理解‘氣’的本質”?
這是附帶的一個問題。如果現在問“氣”的本質是什么,那么答案也非常簡單:“氣”是一個已經死亡的概念,無論湯川秀樹、李約瑟、錢學森是否(真的)說過什么。
6、“科學技術雙刃劍”
“科學技術是雙刃劍”這樣一個反科學文化人特別喜愛的反科學口號,也出現在了游教授的序言中。游教授認為“西方學者開始注意到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有助于彌補西方還原論的不足,其中也包括風水的考察理解在內”,也有點這種味道。 不過游教授和“西方學者”大可放心,所謂的“天人合一”從來就沒有成功地解決過什么問題。它的唯一價值,就是讓人處于一種莫名奇妙的陶醉狀態。
7、“風水科學”與鬼話
讓我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有人研究風水。事實上,風水當然是可以研究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風水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過去文明的窗口,讓我們能夠理解過去人們的行為和某些還沒有解開的問題,例如某些古代建筑的布局。這如同商博良解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讓我感到反感的是,有人要把風水上升到“風水科學”的高度。魯迅的一段話頗值得回味:
現在有一班好講鬼話的人,最恨科學,因為科學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許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講鬼話的人的對頭。于是講鬼話的人,便須想一個方法排除他。[……]其中最巧妙的是搗亂。先把科學東扯西拉,羼進鬼話,弄得是非不明,連科學也帶了妖氣……(《隨感錄三十三》)
風水其實可以和占星術、煉金術類比:它們都是前科學時代的產物。但是今天我們只學習天文學和化學,而不學習占星術和煉金術,因為它們是那樣的粗陋,即便其中有一些樸素的實踐知識,也已經完全沒有學習的必要了。現代天文學從知識的豐富程度到預測的精確度都要遠勝于占星術所能提供的同類部分。在一個已經能用物理學的知識計算簡單體系的化學反應的時代,我想不出煉金術還有什么價值。風水也是一樣。我們今天稱之為環境科學的知識,已經能夠為我們提供大量的、精確的知識,而不是如同游教授說的那樣。今天,如果要讓我們生活的更好,讓這個地球能夠更長久的延續下去,那么我們只有求助于現代科學——也就是在吳國盛教授號稱要“拯救”的那個“西方科學”。
真抱歉,科學就是科學,沒有什么“東方科學”,更談不上什么“風水科學”。把風水上升為“風水科學”,除了讓科學帶上一點鬼氣,還能帶來什么呢?
8、還是請游教授談談實質問題
科學時報的編輯在我看來確實是有水平的,因為這位編輯對游教授文章的節選恰恰代表了一些人典型的想法:1)西方科學過時了,或者“面臨著危機”。2)“過去的好時光”也會咸魚翻身,風水、“天人合一”等等陳詞濫調也有再度登臺的可能。3)“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等等。
這些所謂的主張都已經有很多批駁文章,如果游教授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那么就請提出證據。“風水阻止了中國的發展和進步”,盡管有很多人喜歡引用李約瑟的一句話“總的看來,我認它(指風水)體現了一種顯著的審美成分”,但是傳教士麥高溫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的話仍然值得我們牢記:一種自大而懷舊的心態,是多么的有害。
游教授年齡大了,我總是有一種擔心,害怕出語不慎傷害到游教授。但是這畢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游教授仍然有繼續談“風水”的權利,我完全支持這種權利。然而有一個前提,無論年齡,無論學術頭銜,唯一值得相信的只有一個:證據。
另:我對于王深法先生的這本“風水”書很感興趣,確實很想知道王先生是如何“重新認識風水、評價風水的風水回歸熱,還給它以應有的地位”的。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