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靈異事件
47
2023-07-08
汶川地震三周年大事記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汶川發生里氏8級強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5月13日,救援部隊和相關人員進入被夷為平地的北川縣城,營救出首批受災群眾。當日,救援部隊到達震中汶川映秀鎮展開搜救。
5月15日,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一支救援隊飛赴北京。這是此次地震以來中國政府接受的第一支外國救援隊。
5月18日,國務院發布公告,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
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
5月22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部署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再赴四川地震災區,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5月24日,***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汶川映秀鎮會面,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5月31日,抗震救災部隊一架“米•171”運輸直升機在汶川縣映秀附近失事。機上有機組人員和因災受傷群眾共14人。10天后直升機殘骸被發現,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6月8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7月4日,《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意見》指出,中國將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災后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使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和生產條件達到和超過災前水平,并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9月25日,據民政部報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確認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
12月27日至29日,***前往綿陽、德陽、成都、阿壩等重災區,了解災后恢復重建和群眾生活情況。
2009年1月24日至25日,***前往四川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德陽、汶川等地,和災區人民一起度過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個春節。
3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3月20日,世界銀行同中國政府簽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復與重建貸款項目提供7.7億美元的貸款,這一項目是世行迄今最大的緊急救援貸款項目。
4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正式啟動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即日起至4日,北川老縣城向遇難者家屬解禁。
4月4日,汶川地震后的第一個清明節,映秀鎮舉行萬人公祭活動。
5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映秀小學開工奠基,震中映秀鎮正式啟動重建工作。
5月12日,紀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發表重要講話。
9月,國務院總理***赴四川地震災區考察指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這是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第8次來到四川災區。
2010年1月31日,北川新縣城所在地永昌鎮舉行了成立大會,永昌鎮黨委、政府正式掛牌,新北川在永昌鎮初現雛形。此舉標志著“5•12”特大地震后全國第一個震后整體異地搬遷的新縣城駐地——永昌鎮正式成立。
8月,新北川中學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占地225畝,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
9月20日,四川省災后恢復重建對口支援省(市)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向全國人民:四川實現了中央提出的“力爭兩年內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標任務”的要求。
11月20日,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項目已全部開工,預計2011年內所有工程全面完工。
2011年1月18日,四川省省長蔣巨峰在該省人大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稱,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已基本完成,中央“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如期實現。
2月1日,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隆重的新縣城開城儀式,這標志著中國首個震后異地重建縣城重獲新生。
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美好新家園 天府新篇章”——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新聞發布會。預計今年9月底災后重建任務將全面完成,確保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總體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
5月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會同中央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監督檢查工作總結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出席會議講話。
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到來之際,***、***等分別對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監督檢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監督檢查工作扎實有效,確保災后重建工作順利進行。望認真總結經驗,繼續抓好其他重大工程、活動的監督檢查工作。”***指出:“監督檢查對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其工作和經驗值得認真總結。”
5月7日至9日,***到四川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并于9日下午在都江堰市主持召開會議,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溫總理第10次來到四川災區。
風水與地震關系
今天是個特殊日子,在我們懷念、紀念逝去的遇難同胞,同時祝福新汶川。“三年立川”,如今汶川人已摘下“災民”的身份標牌,匯入尋求美好生活的時代大潮,家人平安幸福就是他們最
大的心愿。看著現在災區人民的幸福家園已經重建,我們感到欣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全世界深感震驚和悲痛,風水與地震有著一定的關系。風水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的一部分。這里所說的自然科學是指像我國古代的祖沖之的數學圓周率、張衡的地動儀、漢朝的指南車和指南針等。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發源于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為震源
(focus)。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為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
如果把地震從風水理論上講可以這樣定義:地震就是龍脈的快速運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發源于龍脈的行龍過程中的
一點,這一點一般是老龍在剝換新生龍脈的地點區域,龍脈經過強烈的運動產生出新的龍脈或者改變原有龍脈。
只要是研究風水的人,肯定知道龍脈在不斷的運動。對于龍脈強烈運動(地震)的原因是新生龍脈的誕生,是風水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大家知道,任何事物都要它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規
律,龍脈也是如此。對于地震的等級和發生的周期,取決于地球變遷和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自然界環境保護越好,地震等級越小,地震周期越長;相反,自然界破壞越嚴重,地震等級越大,
地震周期越短。
地震,我認為通過風水理論是可以預測的。《玉尺經》上講到:“天分星宿,地列山川,仰觀牛斗之墟,乃見眾星之拱連,俯察岡阜之來方,認平原之起跡。萬山一貫起自昆侖,溝出孤宗,
分行八極。乾坤坎離及兌歸絕域,而西通瀚海。艮震與巽三條入中國,而五岳他居。是故黃河界而西北丑艮行龍。長江限而東南巽辰虛祖。惟寅甲卯乙之落脈,為河江中柱之根基”。可見古
代風水理論上就將中國大地歸為三大龍脈,黃河以北是艮龍,長江以南是巽龍,長江和黃河之間是震龍。
我們可以從古代人們對風水應用來再次判定地震帶就處在三大龍脈行龍上這一理論。我國古代對地震都有詳細的記載,在幾千年對地震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大都或者大城市都沒有
經歷過大地震,大地震往往發生在龍脈的行龍之中。原因何在?因為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在某些方面比現代人認識全面。古代風水十分盛行,在建立大城時都要經過嚴格龍脈考察,不會在沒
有氣脈的地方或者龍脈容易變換的地方建立大城市。這就是古人對風水的應用。
我們從風水角度對汶川大地震進行簡單分析。
汶川是大山地帶,用風水的角度來說,汶川是處在老干龍上。汶川屬于昆侖山中干龍,汶川發出三大龍脈,其一前方結穴于成都平原,其二北上秦嶺,其三南下樂山。這一帶的老干龍處
在地震區域。從歷史記載,川西地區發生地震最多。2008年5月12日地震,正好印證了汶川-北川到甘肅一帶,因為這一片區域均是老干龍,無大穴。老干龍一強烈運動,就會發生自然災害。
由此可見,風水與地震之間是有一定的關系
猜你喜歡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