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小故事匯集
48
2023-07-08
在中國相信風水之術的人大有人在,這風水可不會因為現在科技的發達而開始衰退,在人民的心中這風水可是影響很大,只需要隨便進入一個家庭里做客都會發現有風水的痕跡在,風水已經成為了百姓們的習慣,可能他還沒有發現!下面小編就來講一些關于民間風水小故事吧!
民間風水小故事
民間風水小故事之金雞啄白米
而在其家鄉婁底市雙峰縣,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競希公的墳地的風水。據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
曾競希的墳場像一只雞,墳葬在雞頭上。墳后面是一狹長的山地,似雞的脖子。狹長的山地的背后,又是一長圓形的山丘,像雞身;長圓形山丘的兩邊,有兩片扇形山地,恰如雞翅。雞頭前面是一條叫“犁頭咀”的小河。河邊有一片良田,據說,在曾競希葬后第二年的春天,連下了三天大雨,荷葉鎮山洪暴發,金雞頭前面良田里的禾苗全部被沖走,剩下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恰似白米。
據說曾有風水師告訴曾家說,這是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的顯靈,曾家必將大富大貴,但必須保護好這片寶地。于是,曾家就買下了這塊沙洲,并不再耕種它。
按照村民的說法:因為“金雞啄白米”墳地有靈,所以他的后代文運、官運發達。曾競希的孫子,曾氏69代孫曾麟書,即曾國藩的父親,在43歲的時候,參加了第17次“小考”之后,總算是破天荒,成為“大界曾氏”幾百年來的第一個秀才。從此以后,50年時間內,先后產生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多人。
這不光是民間的傳說,也被許多小說家寫成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出版,其中就有這段傳說。
隨著“曾國藩熱”的升溫,這個原本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卻成為最吸引人的話題。全國各地來研究曾氏風水的人絡繹不絕,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朱天賦說:“不光是大家嘴巴說,我經??匆娪腥四弥_盤到處走,肯定是研究風水啦!”
外來者不只是一味的轉述,這段故事在口耳相傳中演繹得更加傳奇。一位外來者在參觀過之后寫道:“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背面有蜿蜒而來的群山峻嶺,前面有遠近呼應的低山小丘和良田,左右兩側則護山環抱,中間部分地勢寬敞,且有屈曲之流水環抱,符合古代理想的風水寶地的特征,即‘葬**’四靈地的‘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
而也有人說,曾國藩統帥湘軍打敗太平軍,就靠曾競希“金雞啄白米”的墳地的風水。據說,香港有一對富豪夫婦,來到雙峰荷葉鎮,看了曾氏祖墳以后說:“原打算去看洪秀全家的祖墳,看了這里以后,廣東就不必去了。”
此外,曾國藩的出生地白玉堂、故居富厚堂都被認為是“風水絕佳”,而且各種出版物中都對此進行詳細的解讀。
曾氏家族分家之后,白玉堂被分給曾國華。他的孫子叫曾廣奇,1957年從美國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上?;瘜W研究所研究員,并受到***總理的接待。除曾國藩外,從富厚堂還走出了曾紀澤、曾紀鴻、曾寶蓀、曾約農等名人。
民間風水小故事之包地師
在線生辰八字算命曲溪龜山旁有一風水活地(叫鳳地)。相傳揭陽有一大財主,名叫楊起紹,他略懂風水,卻吝嗇得出名。樣樣事雞蛋算出骨,總是占人便宜。楊富人為父選擇風水地結識地師包坐營,包地師為人講義氣正直,為朋友兩肋插刀。
包地師說楊家祖墓是塊“絕地”,若不移墳另葬,定然無裔。楊財主聞說之后十分惶恐,急請包地師擇地遷葬祖宗骨骸。包地師踏遍潮汕多山大川之后,有一日在揭東曲溪擇到一財丁貴三全福地——鳳地(今在揭東縣府至揭東人民醫院前后。古時縣政府周邊有一棵彎型似鳳頭龍眼樹,樹尾的葉子四季常綠,從遠望去有點像鳳冠。)
包地師深知做好這風水寶地必傷地師本人,即無后裔和雙眼失明,但出于講義氣,包地師對楊起紹說:“為楊員外做這口風水對我本人傷害過大,你必須聽我二個條件,一是養活我一生,二是為我送終。”
楊員外即答應:“好好好,無問題!”
包地師擇日啟工,羅盤測分金,子午兼葵丁,必出貴?。ǘ嗌卸。?。鳳納榕江來回之水必成大富,鳳為百鳥之凰,日后出朝內大官。經過幾個月的修建,完工。包地師雙眼漸漸失明,日常生活由楊員外派的一丫鬟春桃侍奉。光陰似箭,包地師在楊員外住了將近一年,楊家生意興隆,家添男丁,家庭各方面也比較順利,包地師對待春桃看同女兒一樣。不久,有二日連續食羊肉,地師感動,對春桃說:“跟員外說我要在此住一生一世,不用天天用肉供養我,時長日久,花費太大,過意不去。”
春桃一下子說不出話,有些猶豫不決。不說嘛對不起包地師,說嘛泄了楊員外秘密。出于好心悄悄地對包地師說:“這羊乃二日前羊掉進東司(廁所)的,楊員外說別浪費,煎給包地師食用,反正您也看不見。”
包地師聽后,沉思了一會兒,也無作出反應 。
過二天后**桃帶他去見楊員外。對楊員外說:“多謝您這些日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我認真分析這口風水的美中不足,經過一些小修改日后更能大富大貴。”楊員外很感動,即日要對風水進行修改。包地師再經過擇日,啟工。他吩咐在風水前二十米挖一個大坑,挖到有黃水出時再告知他。果然挖出三米左右就有黃泉泄出。楊員外令家丁扶地師前往察看。地師到黃泉處,用手捧了一點黃泉擦眼睛,眼睛立即復亮。但他仍然顧作失明。說修改好了,他日便能大富大貴。其實風水已破,挖的是鳳奎(喉囊),黃泉水為鳳地龍脈之血,鳳即死。活地變成絕地。
地師生怕引來殺身之禍,隔日偷偷逃走。
過不久楊家生意失敗,兒女相繼生病至死、惹上官司等等不利之事接連出現。
這正是: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人要守信用,老實總久在。
民間風水小故事之徐半仙
傳說,南??h有一鄉民,神機妙算,能預知禍福,人稱徐半仙。有關他的傳說遍及南海一帶。
有一年,外地請了一班有本事的泥水匠、木匠,動工興建大宗祠。
宗祠剛建了一半,一天,工頭前來巡視,忽見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光著身子,正撮土為墻,用樹枝作梁,中規中矩地玩著建屋游戲。
工頭有些奇怪,問道:“小阿弟,是誰教你的?”
那小孩頭也不抬地說:“這小把戲比喝碗水還容易,怎用人教?”接著站起來,指著工地說:“這宗祠,正座建得好,可大門的式樣、照壁的大小,你們還算不出,是么?”
工頭聽了大吃一驚,暗想:“這小孩不簡單,連我心中所想他都能知道。”
隔天,工頭找來鄉紳說:“不是我想半途告退,實是我的本領比不上貴鄉賢人。大宗祠后座完工后,其余工程貴鄉賢人自建。”
鄉紳以為得罪了他,忙陪笑臉道:“師傅,哪有什么賢人呢?”
工頭便把經過說了,那小孩就是后來的徐半仙。
果然過了十年后,徐半仙續建了剩下的工程。
整座大宗祠全部建成后,徐半仙對鄉人說:“我在正廳大梁藏有三個錦囊,到危險的時候便自行掉落,你們可依囊行事。”
鄉人半信半疑,當作奇聞流傳開來。后來與鄰鄉械斗,全鄉老少被困在大宗祠內,正在危急間,忽然大梁上掉下一個大錦囊。
眾人忙拆開一看,見上面寫著:“夜半推后墻。”
大家依囊行事,到了半夜眾人合力推墻,輕輕一推,竟在后墻推出兩道門來。
原來,石門框是事先砌在墻底的,里面用粗糠塞滿后,外面鋪一層灰。
于是,眾人悄悄逃出,這門外是一片荒埔,荊棘密布,故無崗哨,鄉人全部安全脫險。
至今,徐氏宗祠后墻的兩個石門框仍在。
徐半仙有幾個兄弟。
那年他母親去世,按習俗停柩一百天,叫做“企廳”。兄弟們三番五次催他先擇風水,他總不當一回事,反隨口道:“勿急,慢慢來,時到花自開!”
到了第一百天傍晚,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大雨傾盆。
半仙對兄弟說:“要得好風水,就扛上棺材跟我走!”兄弟們見他瘋瘋癲癲,不禁半信半疑,但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只好依言而行。
棺柩一出鄉,雨下得更大,遍地泥濘,行走十分困難。兄弟們扛著棺材邊走邊怨,他一個人搖搖擺擺,不慢不緊說:“嫌路難走,就把棺材放在這里!”
兄弟們一看,哪里有放棺材之地,這路面少說有三尺水。兄弟們個個罵他瘋癲。
他說:“要葬就停下,不葬便扛回。”言罷,頭也不回自顧回家。
兄弟們暗暗叫苦,只得將棺材扛回鄉邊草寮暫放。
兄弟回家,見他正睡大覺,氣得一把將他揪起來。他嘻嘻道:“我選了一塊鯉魚地,時機難逢,剛才大風大雨,那里鯉魚翻身,現已成鯉魚窟,還敢來怪我!”
隔天,兄弟們到了昨夜那地方一看,果然那丘田成了一個大坑。
兄弟們怨他事先不講清楚。他說:“天機不可泄漏,各人自有各人福,算了罷!”
至今,那里有“鯉魚窟”和“鯉魚翻身”的地名。
徐半仙死前,叫來子孫囑咐:“我即將升天,肉身不用葬了,只葬衣冠。今天你們須當面回答一次,福氣厚薄就看你們了。”言罷問道:“子孫們要三年看豎一次旗桿,還是要天天看豎旗桿?”
大家都曉得,考上舉人或當官,才能在祠堂前豎旗桿,便異口同聲道:“當然是天天豎旗桿哩。”
半仙點頭,便一一吩咐后事。隔天,人便不見了。
子孫們按照吩咐,把他的衣冠冢建好,恰好有位風水先生路過,看了墓志后問:“這風水地是誰選的?”
徐半仙的子孫便把內情告知。
先生嘆息:“以貪致貧,朝廷三年一試,哪有天天封官,這風水只能出漁民了。”
子孫忙問其故,先生指著出海的漁船船桅說:“這豈不是天天看見豎旗桿嗎?”
推薦閱讀: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