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剖腹產選日子
46
2023-07-08
說到紹興,腦海中浮現魯迅形象,我們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年人,讀小學時正遇文革銷煙燃起,停課鬧革命的喧囂聲,撓得校園不得安寧,讀中學時的我對文學感興趣,卻無小說可讀,幸好可讀之物除了毛選外,還聊以自慰的是可讀魯迅的作品。那時就憧憬有一天踏上魯迅的故鄉,走近三味書屋感受文化氣息。這種愿望終于在2007年初秋實現。不過,這是一次風水文化之旅,我想從風水角度上解讀紹興為何歷史上出了這么多杰出人物。
紹興是著名的水鄉,據統計,紹興境內大小河流總長達1900多公里。“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紹興古稱“山陰”,王羲之的這句詩是說水鄉紹興的自然景觀,而紹興景觀之美,卻更在人情,生活之情。山明水秀的自然美景,以及純樸真摯的風土人情,孕育了歷朝歷代的無數名人,所謂鐘靈毓秀。
紹興人曽說水是紹興城之魂,水是紹興人之靈。 紹興城內的河道,縱橫交織,多為一路一河,并行而設。如今河道已被填掉許多,但市井水鄉之景觀,尚留下許多。我租了一輛三輪車,穿行在市區內大街小巷中,感受這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 “古城小橋多,人家盡枕河”,形成了紹興水城的獨特景觀。
紹興是一座古老而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是一座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歷來此地,名人輩出 。除了先秦時期的夏禹、勾踐外,秦漢以降,更是群星燦爛。西漢司馬遷曾到紹興,“上會稽,探禹穴”,事載《史記》。東漢思想家王充,他的著作《論衡》,可謂立唯物主義思想之巨作。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他的《蘭亭序》為蓋世之作,蘭亭之名聞天下,即由此而得。唐代詩人有賀之章、朱慶余等,而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亦慕名來游稽山、鑒湖、若耶溪,并留下不少詩篇。南宋詩人陸游,時代書畫家徐渭、陳洪綬,明晚文人張岱,清代畫家趙之謙、任伯年,以及理學家劉宗周,史學家章學誠等等,不勝枚舉。
近代名人當中,政治家、革命黨人較多,也有文人。秋瑾、徐錫麟、陶成章、蔡元培、魯迅等等,當然還應當包括周恩來,他的祖籍在紹興,如今紹興還有他的祖居——百歲堂。
為何紹興這塊土地涌現如此多的名人呢?
我認為是水的靈動孕育了一代代紹興人的靈慧。 “水如棋局分街陌”猶如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城市居民的生活資源如糧食、魚肉、果蔬、飮用水等,都通過河道從鄉間運送入城,深入各家各戶。在風水學中,藏風聚氣,得水為上。擇水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風水理論認為"吉地不可無水",所以"尋龍擇地須仔細,先須觀水勢","未看山,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水受到了風水家的特別重視。他們認為水是山的血脈,凡尋龍至山環水聚,兩水交匯這處,水交則龍止。 堪輿名作《水龍經》說是專門講水系形勢與擇地之關系的,其匯總了上百種關于陰宅和陽宅的吉兇水局,以供人參考。
在風水家眼中,水有吉兇之分,主要是以水的源流和形態為依據的,"水飛走則生氣散,水深處民多富,淺處民多貧,聚處民多稠,散處民多離。"還認為為水要屈曲,橫向水流要有環抱之勢,流去之水要盤桓欲留,匯聚之水要清凈悠揚者為吉;而水有直沖斜撇,峻急激湍,反跳傾瀉之勢者為不吉。
紹興之水無論從水流形態或是水質來看,都是吉水 。
生活在這種生氣充足之地,人們思想之波與之契合,變得靈動,富于創新。縱觀神州大地風水效應,不外乎是祟山峻嶺出武將,水波蕩漾之地出文人。紹興歷史的名人也是以文人居多。這又進一步佐證了這一結論。
(2)三昧書屋:丁山癸向兼午子(戊午龍);
(3)魯迅故居:癸山丁向大空亡;
(4)周恩來故居:子癸山午丁向小空;
(5)蔡元培故居:丑山末向(己丑龍);
(6)王羲之故居(現為戒珠寺):子癸山午丁向小空;
(7)大通學堂:子癸山午丁向小空;
(8)越王臺:正子午;
(9)青藤書屋:酉山卯向兼辛乙(已酉龍);
(10)秋謹故居:子山午向。
經考證,凡屬坐大空或小空的名宅,都有先盛后衰之變故。當年,魯迅的爺爺官居高位。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長之職。建宅3500平米,地板就是堅硬而未經打磨的矩形花崗石,一色大青石板,千年磨礪不壞,到如今還閃耀著暗青色的光,透著年代深遠的古樸清涼。在魯迅13歲時,魯家出了變故。為了家族成員能考上科舉職位,爺爺默認親屬以一萬銀票賄駱考官。事發,祖父被扔進大牢,自此魯家落敗,爺爺的故居被出賣了。當然,一個家族的變故并非完全由其所居住環境的風水決定,但是環境影響人,環境這只操盤手在冥冥之中操縱著氣場的變化,人生活在氣場中,得生氣則有活力,失生氣則衰落。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