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農(nóng)村將過年貼對聯(lián)稱之為“封...
51
2023-07-06
(編者按:這篇故事仍是膠東年味記憶系列,講述者是棲霞民俗專家隋建國,隋建國老師是棲霞官道鎮(zhèn)人,幾十年來,他對膠東鄉(xiāng)土文化的著述頗多,本文就是他對膠東過年“封門”這一習俗的介紹。)
以下是正文——
春節(jié)“封門”,就是貼春聯(lián)。棲霞人稱春聯(lián)是門對子,是過年的重頭戲。
早些年間,有“過了冬,松一松,過了臘八不拍了”的順口溜。就是舊時候的學堂,過了冬先生對學生管教松一點了,待過了臘八就放假了,學生就不怕老師了。這期間,先生就為村里寫過年的門對子。那時候,每個人家年前務必到集市買幾張紅門對紙,回家根據(jù)自家的門戶自裁門對,然后送到先生那兒寫。這是過年必備的物品。
封門,家里家外包括所有的房舍都要封貼。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到祖墳祭奠,其主要的是壓紙錢。傳統(tǒng)的習俗是若哪家祖墳沒有壓紙,人們都會說這家斷了根,就是沒有后人了。過年封門也是如此,若哪家房舍沒有封門,人們習慣的認為這家絕了后。因此,既是家中人在外居住,也總委托他人過年封門。
封門,就是真正的過年開始了。
封門有講究,封門前,借用他人的錢物都要歸還,包括自家置辦的過年物品都結束,方可封門。
封門時間,在臘月二十八九,就在過年前一兩天內(nèi)。庭院打掃干凈后,開始封門。貼門對封門,除了吉慶外,還有其它的含義。舊時家中窮,欠人家債的一般提前封門。封,即封剎的意思,就是從封門開始一切經(jīng)濟往來暫告一段落。若封門后再登門討債就有點不禮貌了。
如果按照傳統(tǒng)規(guī)矩,封門,須由家中長者帶領,門對放在笸籮或簸箕篩子等內(nèi),以示莊重。從外往里封,即先由街門封起。門上檻中間除了貼上橫批外,再貼三、五、七個不等的過門錢。即過門就有錢,或叫光明錢,日子光明。窗頂上忌貼,否則窮閨女家。街門對面迎門處貼“出門見喜”。水缸貼“川流不息,糧囤貼“五谷豐登”,炕頭貼“抬頭見喜”,畜圈等貼“六畜興旺”等。
有的特把“福”字倒貼,意思福到了。還有貼窗花、窗旁和換新炕席及新被褥等。長輩去世,頭一年家中不貼門對,就是不能紅紙封門,一般在大門上貼上黃花箋紙,以示戴孝,這一夜家中不開門,拜年者見此避開走。第二年貼藍色門對,第三年守孝期滿,可換紅門對。
灶王爺貼在鍋灶上方,對聯(lián)為“二十三日上天去,初一五更送福來”,橫批“一家之主”或“上天言好事,下界帶福音”等。
關于“封門”的規(guī)矩,農(nóng)村老一輩人大多還嚴格講究,而年輕一代,主要就是圖個喜慶吉利了。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