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半仙風水傳奇故事
66
2023-07-08
風水故事之林半仙的傳說
林半仙本名林鎮仙,清乾隆年間,福建有一位總兵派了四位地理名師到臺灣高雄林園鄉的鳳山上,欲遷回其祖仙的風水,林半仙就是其中一位。
船經小琉球,因為當天天氣晴朗,能見度高,在小琉球附近即可看到鳳山像只鳳在飛翔,仙鳳迎接半仙來到林園,也注定了半仙一世和鳳山的不解之緣。
總兵的父親,當年是林園一窮困的漁民,三餐難繼,生前常在鼻頭附近抓魚,但身體十分衰弱。
有天突然一病不起,因家貧買不起棺材,只好用草蓆卷起來,放在裝魚的竹籃內,抬到鳳鼻頭山根處的巖洞內放置。
此洞為鳳山之盡頭,得到鳳山全部的地靈之氣,為鼻孔,故適合軟葬。如用棺木,反會使仙鳳嗆到鼻孔而成大兇。
鳳山之來龍有二十余里,在此盡頭束氣過海峽,以結小琉球,守住高屏溪、高雄港、東港、林邊、枋寮之水口氣脈最快,行運也最快。
死者身后留下一名十七、八歲的癩痢頭兒子,多半靠行乞為生。
有一天這癩痢頭兒子忽然失蹤了,五年后…
傳來消息,說是癩痢頭小子在大陸福建某地當了「總兵」,派人前來修整祖上墳地,擬帶回大陸重新安葬。
當林半仙和總兵家人一來到鳳鼻頭巖洞內,便驚嘆道:『這真是一塊好穴地,難怪會大富大貴!』
便向其他同來之人建議:『此風水動不得!那位總兵就是這塊風水所庇蔭的,若一動,恐會招災致殃!』
但那些同來的地理師并不采半仙之言,而且怕回去難向總兵交差,就照著總兵的原先指示,把尸體掘出來,帶回去交給總兵。
林半仙見狀,知道災難將至,遂獨自開溜。
結果他們一群人船到海上,忽然起大風,沈入海底,船上之人和尸骨全部沈入海里,無一生還。
總兵的差事,也因小人暗算而辭職下臺,返回臺灣途中落海身亡。
自此以后,林半仙到處游山玩水,寫下林半仙一生的傳奇故事……
造豬稠半仙作法
有一天,林半仙來到名為“韭菜園”的地方,遇到一個地方上有名望的姓蔣人家,他一見林半仙,欣喜若狂,因為人皆有貪念,好還要更好,便請林半仙替他們勘察陽宅之吉兇。
林半仙在他家園見到一塊好地理,於是告訴這蔣姓富人。林半仙帶著姓蔣的來到離居家不遠的園地內,向他說此地非常特殊,不是陽宅地、也不是陰宅風水地,而是養豬的好地方。姓蔣的心疑地問:“何以見得是養豬的好地理呢?如何養?”
林半仙說:“此地為平洋一突之地,地勢雖高,卻很潮濕,不適合陽宅風水,但其形狀似豬,又居亥方之氣,亥在十二生肖為豬,亥水之地本為潮濕,豬也喜水濕之地,故建造豬稠一定大發!”
於是姓蔣的請林半仙仔細勘察一番……在破土之時,林半仙手掐劍指,腳踏七星步,在建豬稠之地走了十二步,合乎亥的十二數,以兩根大青竹竿建造豬稠大門的門柱,鎖住整個豬稠的來龍,還在豬稠地下安置一個鐵釘毬子,埋在中心點深一尺。
完事後,向主家交代說:“此豬稠我已布置完成,二個月後才可使用。此豬稠穴任何豬一定大賺錢,每只上千斤,而且保證不會生病,如果有別地方的病豬來此豬稠養,保證百病消除,胃口不好的病豬,養在里面胃口一定變好!”
之後,此豬稠所養的豬果然特別肥大,大到豬稠門都走不出去,要動用幾個壯丁抬出豬稠才行,病豬關到此,什麼病都沒了!於是遠近馳名,一些人丟棄在路旁的病豬,撿回去養都有上千斤重,真是怪哉!林半仙接受蔣家一個大紅包後就離開了。有一年,地方舉行大拜拜,林半仙到此,蔣家人卻不愿理睬他,叫傭人拿了一些小錢打發他走。
林半仙心中不悅,但也沒吭聲,直到有一天,路過蔣家園邊,正值蔣家在賣豬只,那豬太大了,一時人手不夠,抬了好久,始終抬不出豬稠門,林半仙見狀大叫:“不可用抬的!只要把豬稠門暫時拆掉不就可以了!”
主家認為有理,請林半仙幫忙,便拆掉兩根作豬稠門的青竹竿,竹竿孔下瞬間冒出兩道白煙,從此以後,豬稠風水破壞了,好豬一關進去變成病豬,真是一敗涂地,敗得都快絕了房。
絲線過脈
林半仙屈指一算……曰:“無妨!沒有得到此地,照樣可以葬到此穴,否則怎能叫做‘半仙’。”
蘇員外心中疑惑著:沒有買到該地,如何葬得該穴,除非偷葬。但偷葬也不行,因為此地附近有居民,又時常有人看守,況且如以后建造許家祠堂風水也會遭到破壞,如何葬得此穴?
林半仙說:“只要我施法,用‘九天玄女奪氣法’和‘絲線過脈法’,一樣可以得到此地,不怕你不賣地!”
林半仙擇了一個明月高照的夜晚,在蘇員外的田里擇了甲山庚向和正地同向,但此田離“大鵬展翅穴”有一公里遠,林半仙叫主家準備供品,然后作法。
他手拿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主家準備了長一公里的“紅絲線”,由穴埸牽到蘇家田里的墓地,其中還越過三座魚塭。
作完法后,將桃木劍插在穴場,開始鑿地,此時陣陣白色濃煙由穴升起,林半仙吩咐將‘紅絲線’放火燃燒,然后在墳前內龍虎砂各挖鑿兩個“天財人卦溝庭”,形成“五雷八卦形”,并用石六片犁頭狀倒插上去,兩邊各開兩口井,外作八卦池井,池井內左邊裝砂,右邊裝水,可奪“大鵬展翅”之地靈正氣,主家必然大發富貴。
林半仙作完法,葬下蘇員外之母后,收了一大筆謝師禮,就向蘇員外說:“我已用絲線過脈奪氣法,替你奪得大鵬展翅之首部正穴之氣,你家可連發十余代,但是……大鵬之正穴已被我奪走,從此大鵬灣必然衰敗,二百年后才可恢復自然。所以蘇家有二百年的好運,以后但憑造化,記住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下廓(東港)地區來龍處氣被反奪,百年后必然全村遭殃,下廓地區必然絕村,切記不要到此居住!”
林半仙說完就離開了大潭新莊地區,從此蘇家在東港大潭躍居首富,歷久不衰。
但是,大鵬灣卻衰敗起來,許家宗祠建于正穴后,宗祠卻遭大火燒光,許家衰敗不堪,但不知什么原因……下廓里地區養鴨的人很多,鴨寮都是木造長排,由空中展望好似軍營。
日據時代,美軍以為鴨寮是駐軍,十余架轟炸機大肆轟炸,以致全村滅村,死傷慘重,生還者少,光是鴨子就死傷數十萬只,直到臺灣光復后仍沒有人敢住,后來東港地區舉辦公祭,下廓里嫁出去的女兒攜兒女回來披麻帶孝作法會才平靜下來,近些年來人口依然不很興旺。
大鵬灣至今已二百年還未興旺,建港又不成,“大鵬展翅”之正穴位在現今“空軍幼校”內,空軍幼校在日據時代建地下機場和水上飛機場,地又遭破壞,大潭一帶一蹶不起,有天然之優良港口,可惜至今還未開發,幾經議員提議也未有下文,相信大鵬灣如建港,就是大鵬灣復活之期。
龍蝦出海穴
林半仙造葬田氏兩兄弟父墳於白沙尾雙鳳朝牡丹穴後,不久兩兄弟皆如意娶妻,各生了一個女兒,自幼乖巧玲瓏,天生的美人胚子,年至十六歲,更是美如天仙,并且知書達禮,工作勤快。
有一天林半仙來到大寮澳,看見一位少年家正在砍剌竹,年約十二歲左右,孔武有力又氣勢凌人,有將相之才,非等閑之輩,半仙趨前問道:“囝仔兄!你砍剌竹作何用處?”“老阿伯!我想蓋間茅草屋,到海邊工作較方便!”小孩回答說。原來這位小孩名叫林坤地,父親在海邊剌魚為生,聰明機智,林半仙順口問道:“那你打算要蓋在何處較佳?”
“我也不知道,最好是避風之處,但地勢要高,才可看到海邊四周之動靜,當然以白沙尾最好!”小孩很聰明的答道。“既然如此,那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地理位置良好又避風,包你滿意,離這里也不算很遠,在白沙尾附近地區!”半仙說道。“那就多謝了!我跟你走好了,你叫我停我就停!”小孩機巧地答道。
林半仙帶著坤地來到白沙尾來龍落脈處,走進樹林,在高山上找到了一塊視野遼闊又避風之風水寶地,此地也就是現在小琉球王爺廟——三隆宮前方司令臺之位置,光復後擺了國父銅像,後蓋司令臺而遷移。
在此可見到白沙尾的外海,地形如龍蝦出海,遠眺高雄鳳山,主出官貴之格局,每當天氣晴朗,鳳山、東港、南平盡入眼中,左右兩山如龍蝦之雙長須。田氏兩兄弟的父墳剛好離此下端不遠,可算有緣。
林半仙指導坤地茅室要面口港,朝向鳳山才可出官貴,他用九天玄女的陰陽一百二十甲子擇日法選了一個良辰吉日動土,動土之後,又在四周安置“青竹符”,此乃“地理定神鎖氣法”,為先天之學問,一般地理師都不懂,一百二十甲子擇日法乃真正九天玄女“陰陽地理法”。
法術完成後,林半仙向坤地說:“此龍蝦出海穴乃是王侯將相之貴地,也是君主來朝之地,將來必有君王來此一游,必出將相之才,二十年後就會有奇蹟出現,請拭目以待。”林半仙告別了林坤地,來到“烏鬼洞”,位於現今大福村的尾端,是三條主要公路的終點。
聽當地漁民說,此烏鬼洞乃荷蘭人開發臺灣時,從非洲抓了一大批黑人來此當奴隸,有一批在小琉球附近遭風浪而沉船,數人逃至小琉球,潛居此洞。這批黑奴在小島上當起強盜,當時島上沒有居民。數年後有英軍小艇在此洞西北之蛤板登陸,觀賞風光,黑奴乘虛搶物燒艇,并且殺盡了英軍。
旋被前來搜尋之英艦發現艇毀人亡,乃上岸搜索,黑奴不敵英軍的攻擊,潛伏洞中,英軍百般誘脅不出,乃灌油引火,黑奴盡死洞中,後人遂名為烏鬼洞,意指黑洋人曾棲息之洞也。清朝時洞中石床、石桌、石鑼、石鼓、銀器、珠寶等時有發現,烏鬼洞之名遂名傳遐邇。
林半仙觀後,發現此烏鬼洞乃天然地理佳穴,然黑奴在此棲息又死於此,此天然地理已被黑奴所得,且黑奴已得道,不久的將來可成裨受萬人香火奉祀,只是他們附身於他神之上,不再是本來面目,故世人不知其來歷。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