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中遇到一個好的風水擺設布局...
125
2023-07-09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俗語,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但是這些道理的最初提起的那個人,往往是有著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的文人學士。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話語傳播和加工,以一種更加直白闡述的方式表達出來。“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個道理也是經過了千萬人的傳播和再創作。那么這句話是否真的可信呢?
南朝宋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范曄,在他編撰的《后漢書》當中有這么一句:“白璧不可為,容容多后福。”意思是說,一枚璞玉經歷了千錘百煉的雕刻和琢磨,才成為了真正讓人們驚嘆贊美的玉,得到了之后被人瞻仰的福氣。這句話在民間經過了許久的傳播,其內在含義用了這種質樸的方式保留至今。現代人在遭遇艱辛的時光,也會用這句話安慰和鼓勵自己。那么這句話是否真的靠譜呢?
不論是百姓們的觀點,還是風水師傅們的認同,都覺得如果一個人經歷比較大的災難,但是依然能堅強留存,以后一定可以得到十分大的福氣的恩惠。從周易和風水的角度看,這話是有一定的道理。“否極泰來”,頹敗達到了頂點,接著就是枯木逢春。無論是多么被命運眷顧的人,生活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和心想事成。總會有一些坎坷和波折在等待著。但是當厄運達到了一個極端,事物往往可以出現轉機。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一個人生平遭遇了比較大的苦難,接下去他的境遇總會開始逆轉。
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個人遭遇苦難,心境的成長和涅槃,成了他面對世界的強大武器。人們常常認為,經歷過失敗的,才會更加懂得人生;見證過生離死別的,才會更加珍惜幸福。當一個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苦難,他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都會極大的豐富和深刻,內心也會在這短暫的期間內迅速成熟。雖然他們遭遇的,可能是在平常人眼中難以邁過的坎,但是度過了極大的坎坷的人,擁有很高的內心境界,能夠更加智慧和自如的面對今后的人生。這樣生命力旺盛又有有較高的境界,未來的生活怎么會沒有福報呢。
人生經歷過較大苦難的人,上天只是給他們享受福氣的門票。只有通過了磨礪和反省,才有能力去享受之后的福分。如果沉湎在過去的痛苦,或者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怎樣能夠享受到后福。這也提醒了每個人,要積極地種下善業,不要坐等天上掉餡餅。而經歷過人生坎坷的人,命運只是為日后的福氣打開契機,你們需要親手把通向未來的大門打開。從這個角度上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是正確的也是不正確的,關鍵取決于當事人是如何行動的。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