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這是一部通過古代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講述了一個家宅的興榮和古代禮教下的女性奮斗傳奇故事。在《知否》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個故事,更可以看到一個家庭中,父母對于孩子的深遠影響。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在播出的這幾集中,我們可以看到盛家的三個女兒,雖同在一個屋檐下長大,但性格各異。五姑娘活潑純真,四姑娘城府深重,六姑娘膽小謹慎。她們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可以看到母親的影子。
大娘子王若弗是內閣大學士的女兒,父親是皇帝的老師,可謂是出身名門。性格直爽,不拘小節,心眼不壞,但是脾氣不好,每天懟天懟地,分分鐘把人懟成內傷。而五姑娘如蘭很像她,心直口快,活潑單純,有時蠻橫霸道,一看便知從小生活得無憂無慮,不曾受過委屈。
林小娘林噙霜表里不一,心計滿滿,愛哭愛鬧,矯揉造作,很多觀眾恨得心癢癢。而四姑娘墨蘭舉手投足活像林小娘的翻版,雖聰明伶俐,但心計頗深,整天哭哭啼啼,還跟母親一樣喜歡扔東西。
明蘭送了護膝給兩位哥哥,大娘子和林小娘一家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娘子雖然脾氣火爆,但是三觀正,對于嫡庶一視同仁,看中孩子的心意。
明蘭給參加科考的哥哥們做護膝,林小娘一家是這樣的:
林小娘:什么破東西都敢送
長楓:破玩意
墨蘭:窮酸……
林小娘的性格完完全全遺傳到了墨蘭的身上。衛小娘,雖然才出現兩集就速速領飯盒了,但是她的謹小慎微,溫柔純良,獨立自強,讓許多觀眾憐惜。而六姑娘明蘭小時候也是一個聰明機警,愛出風頭的姑娘,但是經過衛小娘教導之后,長大的她做什么事都謹小慎微,不出風頭,謙虛禮讓,和睦友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看所學形成的性格,處事方式都與父母息息相關。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影響孩子的認知
科舉,在如今看來便是如高考般的大事了,從備考的認真,到考中的擔心,再到放榜的緊張,各個家庭的表現猶如一幅寫生卷,生活百態,一舉一動,記錄著各種細節,展現著父母對于孩子的關心。
1、不張口的愛
男主顧廷燁與父親的關系不好,從小放蕩任性,父親嚴厲喜體罰,在科考的那天也是獨自一人赴考。
他一直認為父親不關心他,不喜愛他,但其實在科考落榜之后其父親也是親自上門請教老師,問清落榜緣由。顧廷燁和老侯爺之間的爭鋒相對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孩子,不管做什么父母總是不認可,但其實只是他們想讓我們變得更優秀罷了。
天下父母哪里有不愛自己孩子的,連看似不近人情的顧家侯爺也會在兒子落榜后去私下詢問主考官緣由,更會因為幾句夸獎而默默欣喜。男主父親真的不愛兒子,不關心兒子嗎?只是表達方式不對罷了,讓孩子感受不到父親的愛。其實,父親的心里是關心兒子的,只是恨鐵不成鋼,恨不思進取。再有一個就是缺乏溝通,從而加深了矛盾。
2、充滿關心的愛
盛家嫡子長柏,從小受盡寵愛,父親看重,母親關心,所以為人正直老實,努力用功,奮發進取。在科考當天全家出動,受盡鼓勵。中舉當天更是全家歡慶,人人羨慕。所以長柏也是人們眼中的完美公子,父母眼中的典范長子。而長柏也是一直戒驕戒躁,謙虛進取。
3、寄予厚望的愛
齊家小公爺元若家世背景顯赫,又是家中獨子,集萬般寵愛于一身,但是又是因為這個身份,所以生活拘謹,家中教育嚴格。在科舉當天全府出動,在放榜那天,家人更是早早就在等候,可見對于兒子的重視。
當知道兒子落榜了母親沒有安慰,沒有關心,只有斥責,那是因為兒子確實備考心不在焉,只有父親慈祥地安慰他,可見小公爺從小生活在壓力當中,在家很拘謹,當出去與朋友游玩便很開朗。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很重要,要善于溝通,經常關心,不過于溺愛,也不過于嚴格,才能培養出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孩子。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