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風水知識詳解 廚房風水你了解...
167
2023-07-09
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那么2023佛誕日是什么時候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佛誕日的假日詳解,一起來看看吧。
佛誕節是什么節日假日
浴佛節,又稱佛誕日、佛誕節等,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釋迦牟尼佛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在古印度佛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源則在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
傳說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現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祖誕辰。
佛誕節有什么習俗
佛誕節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起的宗教節日,但是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其中的浴佛、齋會、結緣、放生和求子在過去廣為流行。
浴佛
農歷四月八日僧尼皆香花燈燭,進行浴佛。浴佛的儀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凈地舉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廟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內供釋迦小像,旁貯浴佛水,佛水是藥草煮煉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勻水淋佛,即飲之。
廟會
一般民眾在佛誕節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現各種廟會。
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在北方地區則傳說農歷四月十八日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舉行妙峰山廟會,南方地區龍華、九華、姑蘇等地也均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還有堆佛塔活動。
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僧家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歷四月八日赴會,念佛經、吃齋,由于與會者要吃飯,必須交“會印錢”。飯菜有面條、蔬菜和酒等。在浴佛節期間,人們要討浴佛水。
節日飲食有吃“不落夾”,“不落夾”為蒙古語,是對粽子的稱呼。還有一種烏飯,方法是以烏菜水泡米,蒸出后為烏米飯。這種食品本為敬佛供品,后來演變為浴佛節的飲食。當時還有放船施粥的風俗。
結緣
在浴佛節中還有一種結緣活動。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民間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古時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作“吃緣豆”。
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則流行放生習俗。放生來源較早,宋代已有記載。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
求子
佛誕節當天,各地拜觀音求子者也不勝枚舉。《吉林奇俗談》中說:“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開廟會,求嗣者詣觀音閣,于蓮花座下竊取紙糊童子一,歸家后置褥底,俗謂夢能可操勝券。”山東聊城地區有觀音廟,神案前有許多小泥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農歷四月八日這天,不育婦女多去拜觀音和送生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線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有的還以水服下,認為這樣能懷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還盛行押子,即在樹上押一石,拴紅線,以求吉利得子。
陜西延安有一個清涼山廟會,祈求龍王降雨。同時設鍘關,十二歲以下孩童腰扎草繩,手抱公雞,先從鍘刀下扔過公雞,接著自己爬過去,俗稱過關,從此年年平安,標志成年。
其他活動
佛誕節在中國的流傳久遠,因此也延伸出各種不同形式的節日習俗:
山西鄉寧在柏山(后改在結義廟)集會,祭祀晉國大夫荀息,后改祭關公、張飛和劉備,會上爭食油糕,又稱油糕會。
民間傳說牛王為神,各地都在農歷四月八為牛過生日,稱牛王誕。
浙江麗水有一種搶牛饅頭風俗,也是祭牛的產物。牛是農民的寶貝,也是農耕文化的象征,因此把愛牛之心也帶到節日里。
河南鄧縣農歷四月八要祭瓜神馬武,并展銷黃瓜。
江南許多地方為了紀念孫臏、龐涓斗智,過烏米飯節,后來演變為敬佛做烏米糕。
天津過出鬼節,祭祀冤死亡者。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