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天公是什么 拜天公的時間和地點
55
2023-07-06
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拜天公是什么?拜天公是閩南地區、臺灣省漢族民間節日,每年正月初九舉行。當地群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視。那么拜天公的時間和地點是什么,拜天公有什么講究?下面就跟著帝神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拜天公是什么】
拜天公是我國閩臺地區在正月里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而除了在閩臺民間盛行之外,拜天公在東南亞一帶的華僑之中也是過年時重要的祭祀祈福活動。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制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征長壽。
【拜天公的時間和地點】
* 時間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農歷正月初九(廈門、漳州地區),(泉州地區一般是除夕)凌晨子時一到(十一點至一點)便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可,但俗傳因為天公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意,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區的信眾更會慎重的在半夜先于家中敬拜天公后,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
* 地點
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于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公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于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拜天公有什么講究】
* 供桌
拜天公的供桌較特別,需設頂桌和下桌(或前后桌),一般是以長板凳或矮凳將八仙桌墊高,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迭壽金(金紙頭得朝門口,就像人敬神時的方向),此即為頂桌,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張供桌,即為下桌。頂桌前再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并在頂桌兩旁系上頭帶尾青的甘蔗,兩只甘蔗頭尾青部分再以紅線系在一起,兩來可加掛高錢(又稱長錢)垂在兩側,并準備三只或五只代表天公的天公座(燈座)擺在頂桌中間,中央再擺上香爐,爐之兩旁并備好燭臺。
* 貢品
拜天公的供品,頂桌和下桌的特色也不同,頂桌是獻給最尊貴的天公,以清素的齋品為主;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因而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
頂桌得備鮮花一對,點上一對蠟燭,并在凈香爐前擺上三只茶杯,斟上清茶,而頂桌的清素供品,一盤為扎上紅紙的面線三束(亦可燙熟分裝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五果(如柑橘、蘋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六齋(如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面筋、麻栳等干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
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如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此外,還有紅龜粿、甜料(如米棗、甜糕)等。
* 龜粿發糕甜物
紅紅的龜粿和大大的發糕,在拜天公中必不可少。冰糖、春糖、寸棗、冬瓜條等也是祭拜天公的吉祥之物。
* 三牲五果六齋
雖說傳統的“三牲”指的是馬牛羊,但靠海的閩南人多用公雞、魚和豬肉代替。一般拜拜都用閹雞,公雞性溫不燥,減少斗毆和啄羽現象,生長速度快便于管理,且肉質更佳。
“五果”指的是五種水果,楊桃,香梨,橙子,蘆柑;紅富士蘋果:寓意“平安”;甘蔗:象征“節節高”;菠蘿:諧音“旺來”。“六齋”各家習俗不同,市場上有包好的金針菇、腐竹等材料,每包5元左右。
* 壽桃和金紙
初七、初八這兩天除了制作年糕外,還要準備一種叫壽桃的食物,其方法和材料與做饅頭沒什么兩樣,只是外形上比較講究,要仿做成桃子的形狀,并用紅紙將其染上紅色。
至于獻給天公的銀紙錢則是需要用特別制作的“天公金”,來代表人們對天公崇高的敬意,包括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長錢)等,其中高錢可撕開拉成長條狀,掛于頂桌旁的甘蔗上,或是掛于全羊、全豬的牲禮上,為兼具裝飾性效果的獻敬。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