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湖南醫聊#湖南婦女兒童醫院##長沙頭條#有些人表面上風風光光私下里卻有道不盡的心酸“使出全身力氣,但還是顆粒無收......”“千呼萬喚屎不來,比等真愛還要難”也正因為這樣便秘的人做了很多努力:早晨空腹一杯蜂蜜水瘋狂吃香蕉、火龍果嘗試使用開塞露,吃瀉藥……這些辦法真的有用嗎?好端端的人怎么就便秘了呢?總是便秘到底應該怎么辦?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肛腸科專家跟您聊聊如何才能讓便秘“退!退!退!”首先,要正確認識便秘正確對待便秘,首先要學會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便秘了。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干結時稱為便秘。但是,有的人如果一直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狀正常,這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秘。如果大便由原本的每天一次或每兩天一次,變為兩天以上或更長時間大便一次時,才可能是便秘。而我們常說的慢性便秘,病程至少為6個月。其發病率在4%~10%,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整體來講,女性發病率的確是高于男性的(1.22:1~4.56:1)。容易便秘的4大人群便秘者一號:孕婦導致孕婦便秘的常見原因:●激素影響。孕激素可導致胃腸道肌張力減弱、腸蠕動減慢。尤其在孕后期,孕婦體內分泌大量黃體酮,其可使子宮平滑肌松弛,同時使腸蠕動進一步減弱。●直腸受壓。不斷增大的子宮可壓迫腸道導致便秘,尤其在妊娠晚期、胎頭入盆后,腸道(尤其是直腸)受壓的情況更嚴重。●飲食與生活方式改變。為補充營養,孕婦多進食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纖維素攝入量不足,再加上運動少,胃腸蠕動減弱,可引起或加重便秘。便秘者二號:兒童導致兒童便秘的常見原因:●腸道菌群失調。大便的性質與攝入的食物成分密切相關,若蛋白質攝入過多而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纖維(如蔬菜、水果)等攝入不足,腸內容物發酵過程少,易使大便干燥,從而導致便秘。●腸道功能異常。孩子生活不規律、長期憋便,或家長沒有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進而導致便秘。●先天性腸道疾病導致,如先天性巨結腸、肛門裂、肛門狹窄等。便秘者三號:成人便秘導致成人便秘的常見原因:●飲食結構不合理,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缺乏運動,腸道蠕動功能減弱;●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抑制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飲水量不足,糞便干結;●排便習慣不良,常因工作緊張忙碌或時間緊迫而長期憋便,導致直腸感覺神經變得遲鈍,出現習慣性便秘;●腸道菌群失調,因服用抗菌藥或其他藥物導致腸道內有益菌群被破壞,引發消化不良和便秘。便秘者四號:老人導致老年人便秘的常見原因:●衰老因素。隨著年齡增長, 老年人的食量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胃腸道分泌消化液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門內外括約肌收縮力減弱,胃結腸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下降,可使食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從而引起便秘。●飲食因素。胃結腸反射與進食量有關,老年人進食量減少,咀嚼功能和消化能力減弱,喜食易消化、少纖維的食物,糞便量少、在腸內停留時間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從而導致便秘。●排便習慣不良。有些老年人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常忽視便意, 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活動減少。由于疾病、肥胖等因素,部分老年人活動減少,尤其是因病臥床或坐輪椅者,因長期缺少運動,腸蠕動變慢, 易導致便秘。綜上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真相:人這輩子,大概率都會遭遇便秘啊!長期便秘怎么辦?想要改善便秘,主要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生活方式干預主要指的是平時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纖維素、適量合理的運動和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一般每日建議飲水1.5L~2L,攝入纖維素25~35g。根據自身身體條件,每周有固定的運動次數和運動時間,因為結腸活動在晨起和餐后最為活躍,建議大家養成在晨起后或者餐后固定排便習慣,每次大便時間不易超過10min,每次排便時間過長會增加痔瘡風險。對于改善生活方式仍有便秘的朋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通便藥物治療。草莓醫院衷心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不再受便秘困擾,但是如果再遇到便秘,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積極治療。當然了,每年一次定期肛門檢查也是保持腸道健康的重要手段哦~(編輯Rainbow。)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