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漢周讀書?眾所眾知,現代的一斤為十兩,而在古時候,一斤為十六兩。這是咋回事呢?秦始皇平定六國,統一天下之后,命丞相李斯制定全國統一的度量衡標準。李斯很快制定出長度、錢幣等方面的標準。?制定重量標準的時候,李斯拿不定主意,就向皇帝請示。秦始皇略加思索,批復了四個字——“天下公平。”李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按照“天下公平”四個字的筆畫總數“十六”,做為重量的標準,即十六兩為一斤。以銖、兩、斤、鈞、石為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此后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春秋時期,著名工匠魯班研究杠桿原理時獲得靈感,發明了傳統的木桿秤。他依據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在秤桿上刻制了十三顆星,最初定十三兩為一斤。李斯重新制定重量標準后,將秤桿的星花又增加了“福、祿、壽”三星。?古人以天上的星星做秤桿上的星花,是為了警示生意人誠實守信,不能昧著良心缺斤短兩。古人認為,“北斗七星”主生,“南斗六星”主死,象征著人類的生死;“福、祿、壽三星”代表著一個人的福氣、財祿和壽命,這十六顆星在天空中看得見人類的一舉一動,時刻警醒世人——人在做,天在看!?做生意的人倘若昧著良心缺斤短兩,就會受到天星的懲罰。少給顧客一兩,“福星”就會減少生意人的福氣;減少二兩,“祿星”就會減少他的財祿;減少三兩,“壽星”就會減少他的壽命。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