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門》怪現象,流量藝人不...
856
2023-09-21
我忍到《重生之門》站穩熱度榜第一,忍到大眾對王俊凱的反感降到最低,才來說一說心里話,“不要將老戲骨與現在的年輕演員對立起來”,雙贏的結局難道不香嗎?從4月27日《重生之門》首播開始,次日“王俊凱演技拖垮”這樣的言論,就鋪天蓋地而來。自認為“格調高雅"的人,一邊”挺“老戲骨,一邊”懟“小鮮肉,似乎誰要說王俊凱演技好,誰就是“舔狗”。而且這不是個別現象,一來一去,這樣的娛樂大環境在近兩年**別盛行,甚至已經到了盲目的地步。個人感覺,任何事情“過猶不及”,鞭策流量小鮮肉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棍子打死,無異斬草除根。我們先來談一談市場,為什么制作方喜歡用“實力派戲骨”加“流量藝人”的方式作為影視劇的陣容。孫紅雷+張藝興《掃黑風暴》贏了!吳京+易烊千璽《長津湖》贏了!雷佳音+易烊千璽《長安十二時辰》贏了!在影視劇競爭激烈的當下,這么多成功的案例放在前面,制作方為什么要放棄這樣一個黃金組合模式?還有,據燈塔數據顯示,現在播出的《重生之門》在平臺討論的用戶中,16%為青少年,相較于老戲骨,他們對年輕流量藝人更為熟悉。而且這一部分用戶參與頻率非常高,粘性也很強,可以很容易地成為影視劇的忠實粉絲。不管這種現象健康不健康,這就是事實,而制作方畢竟以紅利為目的,這樣一個明顯的流量趨勢,他們不會忽視。就比如“小鋼炮”馮小剛,一向不怕得罪人,很早就“懟“那些自帶流量的“小鮮肉”,說“現在年輕男演員太娘,搔首弄姿、欲蓋彌彰。”但說歸說,他在《老炮兒》當中,依然用了還沒有轉型的李易峰,他在當時就是所謂的流量明星。從上述這些現象可以看出,實力老戲骨加流量鮮肉的這種模式,是現代影視劇的雙保險,尤其是搭配態度嚴謹的年輕流量,更吃香。就如當下的《重生之門》,光初期談論王俊凱演技這一趴,就給這部劇帶來了多少熱度和流量。不管這個流量是不是負面的,輿論的熱度沒有讓這部好劇“沉”下去,對現在的影視劇市場來說就是勝利。當然這部劇之所以好看,演員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原創好劇本的加持,也是提升整個電視劇品質的關鍵?,F在真的很煩書改劇,尤其是當紅人氣大IP,書粉喜歡一個調調,劇迷喜歡一個調調。按照原先的故事拍不行,說沒有新意;魔改又說不行,因為不尊重原著;就這就能引起無數矛盾,與其這么麻煩,不如看好的原創劇本來的和諧。在這部劇宣傳時,其實我就很期待,不是因為演員,不是因為制作,而是因為“陸版”真的沒有出色的盜竊劇。要知道這個題材在歐美很盛行,什么《偷天換日》、《驚天魔盜團》,《偷天陷阱》等等;港版有《縱橫四?!?、《十二生肖》等等,但內地真沒有什么能出圈的盜竊劇,《重生之門》彌補了這樣的遺憾。這部劇是雙男主的故事,故事線縱橫兩代人。最喜歡劇中正反兩派勢均力敵的模式,這樣操作劇情會有足夠的張力,營造出“對壘”的緊張感。尤其是在反派人物設計上,智商絕對在線,沒有刻意地貶低人設,真的是人物設計方面的一大進步。在有關推理的劇情方面,邏輯設計得非常合理,都有小細節讓觀眾有據可循。年輕的莊文杰為什么一眼就看出是假畫,他因為是盜賊之子,從小耳濡目染盜賊世家獨有技能。丁生火為什么關注莊文杰,因為他跟莊文杰父親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要拉這個小家伙入局。警察羅堅趕到醫院,看到莊文杰剛從洗手間出來,發現莊文杰的手機屏碎裂,了解莊文杰早將手提箱里的掌紋和虹膜調包。這些人設和劇情彼此很融洽,并且通過環環相扣的劇情進行延展,不光節奏緊湊,挑不出太大毛病,最重要的是“好看”,人物和故事線都做的很足。難怪導演楊冬在采訪時感嘆,為了設置環環相扣的案件,讓故事變得邏輯自洽,用了長達9個月的時間打磨劇本,真的是物有所值??!目前這部劇放到16集,已經過了大半,還保持熱播的趨勢,目測應該不會出現高開低走的現象,只要別在最后爛尾,內地的盜竊劇真的就有拿得出手的經典了。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