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屬雞2023運程,喬曉春健康壽...
819
2023-09-21
國際健康壽命研究組織核心組成員、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
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4月13日,在新京報社、千龍網主辦,新京智庫、貝殼財經承辦的“信心與繁榮——2023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主題論壇“醫療衛生:提升醫療衛生品質,更好保障生命健康”上,國際健康壽命研究組織核心組成員、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喬曉春指出,老齡化會導致疾病的規模甚至疾病的結構發生巨大且迅速變化,給公共衛生體系帶來挑戰。現在必須未雨綢繆,改革體制,特別是公共衛生體制,追趕老齡化的速度。
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被稱為人口老齡化,這是人口轉變帶來的必然結果。預計到2070年,65歲的老年人占中國人口比例將超過40%,差不多有一半人都是老年人。從另一組數據來看,從1981年的67.88歲到2021年的78.2歲,中國平均預期壽命在逐年提升。喬曉春指出,平均預期壽命只反映死亡水平,并不涉及存活人口的健康水平。如果單純追求長壽而不提高健康期或健康壽命,那么壽命的增加將伴隨著不健康期的同時增加。發病、失能人數的爆炸式增長,會導致公共衛生體系的調整速度趕不上健康需求的增長速度。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7年世界健康報告中明確強調:“單純壽命的增加而不是生命質量的提高,是沒有價值的,即健康壽命比壽命更重要。”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已經開始使用健康壽命這一指標來反映各國人口的健康狀況,而不是平均壽命的指標。
“延長壽命靠的是醫院,延長健康要靠自己。前者可以通過市場來實現,后者市場是不管的。”喬曉春表示,人口老齡化行進方向和速度沒法改變,也無法回避。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群的患病結構會發生巨大變化,導致公共衛生體系的調整速度趕不上健康需求的增長速度。“我們能做的是和時間賽跑,必須未雨綢繆,改革體制,特別是公共衛生體制,能否追上老齡化的速度,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喬曉春說。
校對 盧茜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