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農歷是指哪一天,農歷中國 ...
333
2023-09-22
今天是北半球全年里
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即太陽到達黃經270度,
斗指子即為冬至。
冬至俗稱冬節,或亞歲。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人就已經用土圭測定出冬至,
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先制定的節氣。
冬至是天文學意義上冬天的開始,
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起算。
《易經》中有 “冬至陽生” 的說法,
意為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地面的位置,
抵達最南端,
冬至之后直射位置又開始逐漸北移。
所以,冬至是一年中,
新一輪循環的開始,
陰極陽生、新歲始發。
故在舊時有 “冬至大如年” 的說法。
《載敬堂集》載: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日。”
《漢書》也曰: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冬至作為節日源于周代,
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古時候皇帝要攜眾臣祭天,
民間則有祭祖的習俗,
是古代最重要的四時八節之一。
每逢冬至朝廷放假,
商旅停業,人們互贈互賀。
相傳漢代冬至放假五天,
唐代則有七天假期。
宋代陸游有詩曰: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節氣物候: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來源:周到上海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