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實用心理學滾滾紅塵,世間男女,于千萬人之中,我們選擇與另一個人攜手步入婚姻,是源于我們作為一個生命的存在,對于歸屬感的需求,對于愛的渴望。婚姻這條路,并不好走。在這條路上,有歡聲笑語、也有怒吼爭吵、有柴米油鹽、更有風霜刀劍。在這個離婚率飆升的時代,或許有人會說出軌、背叛才是摧毀婚姻的“利器”,實際上伴侶直接的溝通方式,同樣會讓婚姻遭遇解體的風險。愛,愛情,以及快樂的生活是三件不同的事情。很多人混為一談,或者認為自己做好了其中一件事情,另外兩件事情就會隨之而來。當有這樣錯誤認識的時候,婚姻狀態就會出現問題,當事人卻往往糾結,因為ta找不到原因。因愛情走到一起,卻因為婚姻變成了面目猙獰的仇人。世界上,最不留情面的撕逼就是夫妻之間的“戰爭”。把遮羞布撕破,絲毫體面都不留。現在的夫妻中有一個很典型的現象,就是丈夫把妻子當作保姆。妻子把丈夫當提款機一個妻子的價值是,去掉保姆能做的那些事以后,才是真正自己的價值。一個丈夫也是去掉了拿錢養家這件事以后,能做的其他事情才是一個丈夫。夫妻雙方本應該互相照顧,如果一個丈夫對妻子的印象只在做家務方面,對于妻子的愛好很模糊甚至一無所知,那就是無意中把妻子當作了一個保姆。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曾在《摧毀夫妻關系的四駕馬車》一書中指出,婚姻關系中,存在四種致命的溝通問題:不言不語、不敏感、批判、功利性強。這四駕馬車沖過來,基本上所有的夫妻關系都會破碎。在這四個溝通問題上,多數會產生一方的情緒壓抑。所有的壓抑不會消失,只會伺機換一種方式、以更可怕的模樣卷土重來。關系破裂的本質,就是不被看見。你看不見我的感受、我的情緒、我的期待,最親密的人躺在枕邊,我卻忍受著一次次被忽略的痛苦。于是我憤怒、我攻擊,我不停嘮叨、抱怨,其實只是拼命想被你看見,沒想到,情況卻更糟了。我以為那些傷口會結疤,有一天卻轟然斷裂、凹陷,成為我們之間再也無法逾越的鴻溝。只能這樣了嗎?相愛的兩個人,為何會互相傷害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沒有遭遇過創傷的人,那么人世間任何一對男女走進婚姻,都是帶著各自的傷痕走進彼此的生命。我們原本以為踏進婚姻的大門,就像是找到了療傷的私人醫院,憑著彼此相愛的兩顆心就實現“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愿景。度過了婚姻中最初那些甜蜜時光,我們最終會發現自己相信了愛情,卻錯看了婚姻。很多時候,婚姻無法徹底治愈傷痛,它只不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復體驗創傷的環境。我們帶著各自的人格底色,與原生家庭的關系模式,在另一半身上苦苦尋求愛。在意識層面,我們渴望伴侶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陪伴、關注,體貼、溫暖,但在潛意識層面,我們往往在把另一半“塑造”成相反的角色。人類是感情的“未完成品”,大腦線路的復雜后果令我們無所適從,繼而引發了占有欲、嫉妒心、拋棄、暴怒和愛癮。情感的破裂,親密關系被摧毀,將激發報復心與毀滅心。這也是為何說:此前越親密,日后越仇恨。夫妻反目,比陌生人還可怕。哪怕把前任釘在恥辱柱上吊打,都難以撫平受傷的心。愛與嫉妒本來就是一對同義詞,彼此聯系同時出現。在愛情已死亡之后產生的報復心,爭奪財產所掩蓋的是唯恐對方獲得幸福而不平衡的嫉妒心理,訴諸于爭斗來獲取心靈、面子及金錢上的補償。恨得咬牙切齒,愛得無法離開,從本質上來說,這兩者都是相等的。離婚以后仍糾纏不清的,多半是因為情感因素。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劇情:“我為這個家庭付出那么多,他/她卻背叛了我。”幾乎每年都會有類似當代陳世美的新聞出現:妻子辛苦賺錢養家一心供丈夫在外讀書,熬到丈夫畢業,丈夫卻出軌,甚至要求離婚。對此現象,大眾和媒體一致的聲音是譴責:“這種男人忘恩負義,無恥之徒。”做道德評判總是最容易的,可是道德評判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道德評判永遠無法挽救一段關系。兩性關系,有另外一個名稱,叫親密關系。為什么叫親密關系,而不是責任關系、付出關系、義務關系?有親密感,兩性關系自然能維持下去;沒有親密感的婚姻,通常只有兩種結果,離婚和出軌。作為心理工作者,接觸了大量婚姻關系案例。悲劇的現實是,很多中國婚姻,都已經不再是親密關系,只是責任關系,義務關系,親情關系。這樣的關系中,只要稍有資源,不再為物質生活發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出軌,少部分正籌劃著離婚。什么叫親密?親密是兩個人之間彼此有呼應,情感能量可以流動的狀態。舉個細節,當老婆說想要吃蘋果,老公立刻呼應一聲,開心地把蘋果遞過來,這就是親密。如果是老婆覺得有義務為家人付出,像流水線那樣,每天為老公孩子削好蘋果,并勸說老公孩子每天吃一個蘋果,因為書上說蘋果營養豐富,可以補充維生素。這樣的過程中,沒有親密,削一輩子蘋果,也不會創造幸福流動的感覺。分手發生時,我們最大的任務,是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如何繼續我們的生活。分手的體面在于,為自己的未來負責,而不是為過去解釋。面向過去時,人會變得感性,而面向未來時,人才會理性。比如擔心以后的經濟問題,那就簽訂協議,共同撫養孩子或者協商解決財產分歧。或者接受專業婚后咨詢等等,這些都可以讓自己的未來更好走一些,畢竟太計較過去的對錯會成為現在的負擔。試想,當一個人分手后,生活自由,財務輕松,她只能遇上更好的人相愛,而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糾纏過去。分手,對我們的傷害遠卻沒有那么可怕,只要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必定能在愛死之后,讓最好的自己活過來。就像木心所說:“好的愛情到最后,都是智慧和情懷。”我們可以沒有很高的情懷,但一定要帶著智慧。無論婚前愛得有多熱烈,在婚后難免會遭遇左手摸右手的感覺,再恩愛的夫妻也可能面臨這種平淡無味的考驗。要突破婚姻的“瓶頸期”,重塑親密感才是真解藥。最穩固的親密關系,不是一起滾床單的激情,更不是溫暖融合的親情,而是相互理解包容的友情狀態。這種相處模式,才容易讓彼此敞開心扉,將你的枕邊人處成自己的“老鐵”。作者簡介:賢弘老師心理咨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我遇見你,然后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如需心理咨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轉載請注明作者,商業轉載及紙媒用稿,請私信留言聯系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