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有間解憂雜貨鋪聽過這樣一句話話:“理想中的家庭,有屋一間、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筆一硯一壺茶,便是最好的歸處?!?/p>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書香能致遠,茶淡可清心。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是每個人都能安靜地成長。書香,滋養心靈很喜歡這句話:“世上有許多種香:花香、飯香、檀香......,而最耐人尋味的是書香。”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出路。福建的林氏家族,算不上豪門,但是卻人才輩出。據考證,林氏家族曾出現一門八御史,人稱“開榜必有林”。百年家族,三代風華。從林則徐、林覺民到林徽因,崇尚讀書的家門世風,滋養出了一代又一代英杰。清代的姚文田說:“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p>書香門第,不分貴賤,皆能受到人們的尊敬。也許我們出身平庸、家庭貧窮,但是讀書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滋養心靈。人窮,但志氣不能短。一時的艱難,不會壓垮一顆堅韌的心。古人劉向寫道:“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p>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教育子女,從讀書立身起步。經營家庭,從詩書禮節開始。讀書,是一個家庭最值錢的資產茶淡,苦盡甘來“林中木屋,風朗月明,一杯清茶,便是歸宿?!?/p>人生如茶,苦盡甘來。年輕時,懵懂無知,撞了南墻也不罷休。中年時,滿身傷痕,受了委屈也要咽下去,最后淡淡地獨來獨往。明朝的張岱,被稱為陶庵老人。他出身富貴家庭,卻先天身體薄弱,未能考取功名。恰逢戰亂,張岱隱居在四明山中,安守于貧困,讀書、喝茶、彈琴。某年冬天,杭州大雪,張岱帶著火爐,乘船往湖心亭看雪。到了亭子里,張岱遇到兩人,正在煮茶烤酒,于是寫下了千古絕句:“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心遠,天地自闊。茶淡,人心安靜。吃茶的空隙,世間煩惱、人生苦樂,全都拋在腦后,心里只剩下清幽淡雅的禪意。詩人謝宗可在《雪煎茶》中寫道:“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p>家中有茶,便能清凈。飲茶淡,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聞茶香,原諒一切顛沛流離。一間木屋,一杯淡茶,無束無拘,四大皆空。人靜,萬事興盛李頻在《暮秋重過山僧院》中寫道:“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人生最難的事情,是讓心安頓下來。一個家族,最好的狀態,是燈火可親、家人和睦。見過許多吵吵鬧鬧的家庭,最后都走向了衰敗。記得外公剛去世時,大舅和二舅,因為一張值錢的古木床,而爭得不可開交。利益當前,親人反目,鬧到絕交的地步。幾乎沒有吃過一頓和睦的團圓飯,每隔幾天都會爭吵一次。家庭的衰弱,從子孫后代無法和睦相處開始。曾國藩在家書里寫道:“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p>每個人都少點爭執,多些體諒,互幫互助,才是真正的大家族風范。一個家庭若能安靜下來,萬事興盛。古語說:“鬧里掙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p>先安身,再掙錢。每個家庭,都要在動與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走得長遠。“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戶戶有難解的愁。”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莫過于一書、一茶、一靜。書香,子孫后代可興旺發達。茶淡,渡過難關后苦盡甘來。人靜,在獨處時修身養性。余生,好好的照顧自己,慢慢地經營家庭。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