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鬼泣名字,鬼泣的由來和鬼...
329
2023-09-28
在8位游戲時代就有一類游戲脫穎而出,那就是動作類型游戲。相比于文字冒險類,賽車類來說,動作類型的游戲可以說是愛好者繁多了。代表作的話就像是惡魔城,惡魔村這類的精品游戲。
然而進入3D時代的動作游戲當然也要上一個臺階,才能頂得住玩家們的體驗。它得做得更為出色才行。今天我們要來講講該動作游戲中,一個開創了3D動作游戲新流派,獲得極大肯定的游戲系列,就是鬼泣系列。
鬼泣名字的由來
鬼泣這個名字你說出來,很難讓人直接想象到這是怎樣的一款游戲。鬼泣的日文原名就叫做デビルメイクライ,全是用日文片假名拼接起來的,是英文devil may cry的日文寫法。其實最初神谷英樹是想把名字叫做devil may care的。devil may care算是在一個英語中的俗語,就是無所忌憚,無所顧忌。從意思上來看和游戲內容更為的貼合。但是devil may care是當時一部電影的名字。游戲沒辦法也只好改成現在的名字。
按制作組的意愿,devil may cry的準確含義是“惡魔也會哭”。從劇情上來講最早出現在鬼泣3的過過場動畫中。但丁表示自己沒有哭,惡魔也不會哭。蕾蒂則告訴但丁,如果失去了愛的人,惡魔也會哭。但丁事務所的名字也由此誕生。
鬼泣的誕生的歷程
上一條中提到的神谷英樹的名字,他也就是鬼泣之父。神谷英樹是傳奇的卡普空第4開發部的一員。1995年加入公司,隨后進入了第4開發部,很快就受到了三上真司的賞識。1998年生化危機2完成后,三上真司神谷英樹負責生化危機4的開發。當時他們的開發小組就叫做“小惡魔組”,這也算是將來鬼泣名字的由來的一個額根源了。1999年12月,卡普空就對外宣布了這個情況。所有人都在等神谷英樹完成制作,但是當圓形完成制作時,三上立刻認識到這根本不是生化危機的續作……不論是玩法還是體驗上出現了重大的背離現象。一般來講,通常的做法是放棄這個方向,找別人再來負責。但是三上很欣賞神谷的創新精神,最終將鬼泣保留了下來,作為新的系列進行制作。
最初為了制作自己的生化危機4,神谷英樹想得到點子是要做一個酷一點的動作游戲。杉村升,生化危機系列的劇情負責人。還專門為神谷英樹這個點子寫了一個劇本。講的就是主人公通過生化技術,獲得超人般的能力和智慧,就是感染的一種新型的病毒的感覺。神谷認可了這個劇本。但是感覺生化危機當時固定視角的戰斗方式,不能滿足他做一個很酷的游戲的要求。于是放棄了預渲染背景,轉而使用動態視角系統,為當時的技術實現動動態視角系統。神谷英樹帶隊在英國和西班牙考察了11天,拍攝大量的哥特建筑,磚瓦,卵石作為題圖素材。盡管神谷很努力的講這些內容與生化危機的故事放在一起,但是違和感還是很強。最終,神谷根據《神曲》,自己重新寫了整個故事,還說服了三上,同意他的計劃。
鬼泣的小知識
作為鬼泣的創造者,神谷英樹將自己的思想全部投射在了作品中,有些人可能覺得最初但丁的造型比較殺馬特,非主流。其實神谷只單純的想將自己心目中感覺很酷的人畫了出來,并沒有考慮大眾的想法。在一眾游戲中,但丁的性格也非常的獨特。但丁的性格來自于一部名為《眼鏡蛇》的漫畫,這部漫畫從1978年開始在《少年jump》上連載。影響了很多的日本熱血少年。2010年還做成了動畫版,經歷了30年的歲月。而但丁的性格魅力則是游戲成功的原因之一。
到目前為止,鬼泣只有5款作品。3代和4代各有一個特殊版,DMC代也有一個補充版,補充了更多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