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徐州仁慈醫院在普通人的認知范圍內,兒童先天短并指、多指畸形等屬于手部先天畸形的范疇。然而,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手指伸不直,形狀就像“鉤子”、“鷹爪”,這也是手畸形的一種類型。近日,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一病區滕道練副主任醫師收治了一名13歲的少年,該少年出生不久便被發現其左小指彎曲、伸不直,后逐漸加重,影響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滕醫師為少年安排專科檢查,診斷結果為“先天性左小指關節攣縮I型”。I型主要表現為拇指之外的手指單指單關節攣縮,一般為雙手對稱性發病,往往受累關節為近側指尖關節,小指多發,部分病人有家族遺傳史。上圖:術前外觀(左圖)術前X線(右圖)“來得太晚了,只能手術治療了。如果在孩子上小學之前過來找我,進行保守治療佩戴支具,避免畸形加重,減少后期手術的幾率。”少年的父母聽了滕醫師的話,懊悔不已。少年入院后,滕醫師手術團隊為少年進行了左小指的畸形矯正手術,術中先松解關節韌帶,后行內固定,手術順利。上圖:方案設計什么是手指關節攣縮?先天性關節攣縮可累及全身各個關節,手部往往表現為多指多關節同時受累及,常表現在雙手,也可表現為單個手指發病,但雙手對稱。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似纖維強直,屈側皮膚短縮,正常的皮膚紋消失,肌肉發育不良等。在攣縮的關節附近,有時骨和皮膚相連太近時,因局部皮下組織及脂肪組織發育不好而造成淺的皮膚凹陷。攣縮嚴重或時間較長者,也可造成繼發性骨關節結構及關節周圍韌帶、肌腱、關節囊不同程度的畸形發育,或加重原有的攣縮畸形。手指關節攣縮有6大分型,不同分型的手術方案設計差別很大,只有臨床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嬰幼兒或攣縮較輕者,可行保守治療,佩戴矯形支具或可控制畸形的發展。攣縮嚴重、進展較快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尤其軟組織手術更應該盡早進行。很多家長和孩子沒有及時關注,往往來院時已經錯過了保守治療期,所以在這里也提醒大家早發現,早治療,盡量避免手術。”滕道練副主任醫師說道。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