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娛樂江湖美人志人間又將四月天,“哥哥”停留在永久已逝的時光里,他的故事卻仍流轉在風中。此為5年前的舊文,細節不再修改。----—----— 不喜者誤入 黑粉退散 ----—----—2003年4月2日,《新聞30分》報道了一位香港藝人離世的消息。那之前關于香港的大規模記憶,還是97年的回歸。后來知道,那位藝人叫張國榮。14年前的4月1日,他縱身一躍,如同一只蝴蝶在風中翩然而逝。他在香港大殺四方的時候,“四大天王”是個不存在的概念;他比任何香港男星都更早踏上戛納、金球獎、奧斯卡的紅地毯;他的傳奇人生被太多人書寫,試圖還原千分之一的他。而我們,喜歡張國榮比較遲的人,往往越了解越心痛,遺憾這樣一個人已不在人間。有時候會想,如果那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如果“哥哥”沒有離開,61歲的他會怎么樣呢?如果哥哥活到61歲,他可能會很搖滾。20歲以一首《American Pie》選秀出道,他又崇拜大衛鮑伊,《紅》便是一次借鑒,私以為他是有一顆搖滾心的。再來一場演唱會,全息投影、VR直播,榮迷在家里的客廳也能High翻天。勁歌熱舞的《Monica》開場,《我》《追》《風繼續吹》全場大合唱,還可以對著臺下的唐唐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他那么前衛,白羽毛透視裝高跟鞋都玩過,還真想不到他會穿什么,會不會搞個特效妝,像吳彥祖的古爾丹一樣。如果繼續拍戲,那哥哥會被尊為“老戲骨”。我倒不擔心他老態龍鐘,經常健身的他,中年時期還有腰窩和42寸胸肌。他說電影是最大的夢,每部戲他都做到極致,不愿角色重復。風流又有幾分懦弱的十二少儒雅深情的書生寧采臣自戀又自卑的“無腳鳥”旭仔放蕩不羈的何寶榮神情桀驁的歐陽鋒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沒有好的劇本那就不再演,Take two不是他的風格。也好,現今替身、摳圖當道,市場可以把黎耀輝變成擺渡人,不如讓何寶榮留在回憶里。如果他想,他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演,拍電影是他十幾年的夢想,《夢到內河》MV已小試身手,自導自演過公益電影《煙飛煙滅》,這次他可以完成真正的導演處女作《偷心》,由演員向導演轉型。他可以去音樂節目當導師,也許一樣會問學生有什么夢想,激動的時候從椅子上彈起來。他一向是不吝給新人機會和幫助,94年便“點名力捧”新人古天樂和古巨基,熱心幫無名小卒張衛健尋找機會,對初到香港的王力宏十分關照,愿意為他提供住處。他甚至可以做個綜藝主持人,看過《今夜不設防》的人就知道哥哥有多逗,他本來就沒什么架子,腦子轉得快又會接梗,幽默的性子和嘉賓能打成一片。我有一個猜想,哥哥會是個公益達人,說不定還會參與古天樂希望小學的項目呢。熱心腸的他總是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讓朋友別送生日禮物,折成現金捐助給慈善機構。他人緣好,聚會必是賓朋滿座,和張曼玉聊她最近玩的搖滾樂,又去了哪個音樂節,聽林青霞劉嘉玲講真人秀的見聞,打趣“書桓”的表情包,叮囑陳奕迅減肥和保護發際線,而柏芝的兩個小孩會被哥哥抱在大腿上......61歲的他如果繼續做自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放飛自我”,不愛穿襪子,沒有偶像包袱,敢于公開性取向,喝了點酒會用臟話罵傳媒的不實報道。厭倦了娛樂圈,他可以再次隱退,畢竟33歲如日中天的時期就玩過消失。他可以去英國結婚,和唐唐在倫敦喂鴿子;也可以去加拿大找祖賢喝咖啡,再聊一聊寧采臣和聶小倩;玩累了就回香港,朋友大多在這兒,他也講過香港是他的根。今天的醫學進步或許能夠幫到他,人們對抑郁癥也不再談之色變;互聯網時代的媒體,不敢明目張膽說人“不男不女”;呼吁平權的人越來越多,即使不是他的粉絲,也會尊重他的人生......或許這個世界,是會一點點變好。可惜,沒有如果。嘗過頂級的榮耀,收過萬千寵愛,牽過一生摯愛的手,他選擇將生命的按鈕停止在永遠的46歲。這個一輩子都在做自己,永葆赤子之心的人,最終也真正成為了消散在夜空中的,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今天,你有沒有一句話對他說?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