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56個民族詩一...
748
2023-10-10
注釋:
①普米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普米語,屬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族羌語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普米族源于我國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族群支系,先民原居于甘肅省南部和青海省東部,后來進入青藏高原的東部地區(qū),并逐漸沿著金沙江、雅礱江南下。語言學的研究證明,普米族是白狼古國的后裔。普米一詞是普米語音譯,本意為“白人”,是民族自稱。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qū)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有人口2萬,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少數(shù)普米族也信仰道教或藏傳佛教。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普米族的手工業(yè)主要是對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加工,有紡織、皮革、鐵器制造、釀酒、榨油、竹器編織等。寧蒗地區(qū)的木漆碗,制作精美,遠近聞名。普米人有喝茶的嗜好。一日至少三茶:早茶、中午茶和晚飯茶。有的人在臨睡前還要喝一次茶,叫晚茶。“蘇理瑪”酒是普米族特有的傳統(tǒng)名酒。酒也是普米人喜愛的一種飲料,有燒酒和水酒。水酒類似啤酒,男女老少都愛喝,也是待客的必備之物,當?shù)赜小盁o酒不成話”之說。在婚喪和集會時,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稱為牛角酒,主人以將客人灌醉為體面事。凡遇婚、喪、節(jié)日,普米族都會舉行“對歌”比賽,普米族平時也喜愛唱納西族、白族和漢族的山歌。節(jié)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guān)。如大過年(春節(jié))、清明、立夏、端午節(jié)、火把節(jié)、嘗新節(jié)等節(jié)日。
②后昆:后代;后嗣。
③祖風:祖輩的風范;祖輩的遺風。
④直誠:謂真心誠意。
⑤饗客:用酒食招待客人。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