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三農科普導語:2023癸卯黑兔年,雙春遇上五九尾,有3個特殊之處2023癸卯兔年,既是雙春年,又是黑兔年,兩個“立春”分別在正月十四和臘月二十五。古人認為,逢春必有轉機,沒有春天播種、耕耘就沒有秋天的五谷豐登。因此,在古人看來,雙春年就是吉祥年,有“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的民諺。立春越靠近“五九尾”的最后幾天,年景就會越來越好,而2023年年頭和年尾的兩個立春不但都靠近“五九”的最后幾天,還是都在“五九尾”。按古人的說法來看,年景應該不錯。2023癸卯年有三個特殊之處?一、2023年是黑兔年在傳統歷法中,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配對排列來記日子的。其中,簡化后的“十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稱十日,十天一循環;“十二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稱十二辰。2023年是癸卯年,癸就是上面十天中的最后一位,卯就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四位。并且,古人為了方便老百姓記憶十二地支,就用動物來代表。從地支“子”開始,依次配對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2023年是癸卯年,地支“卯”是用生肖兔來代表的,因此,2023年是癸卯(兔)年。為什么說是黑兔呢?十天干對應五行和五色的關系是:甲乙為木(青色),丙丁為火(紅色),戊己為土(黃色),庚辛為金(白色),壬癸為水(黑色)。明白上面的對應關系,就能知道癸卯兔年是黑兔年了。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咱們看日歷,2023年癸卯是從1月22日開始的,也就是大年初一,而不是立春。但是,在命理學上用的干支還是從立春開始,比如,算年柱、月柱、日柱什么的。如果,按這么算,歲歲都有春,也就不會有雙春年的說法了,顯然是違背大眾觀點的。所以,歷法就是歷法,命理學就是命理學,不要整混了。如果,按立春作為生肖的轉換,那今年就有點難弄了,怕是有很多人要頭疼。今年立春的交節時間是公歷2023年02月04日,農歷癸卯年正月十四,具體時間為10點42分21 秒。如果,按立春為屬相轉換來看,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2月4號)10點42分21年前出生的孩子屬相為虎,正月十四10點42分21秒以后到臘月廿五(2024年2月4號)出生的孩子屬相為兔,臘月二十五到臘月三十24時出生的孩子屬相為龍。天哪!這有幾個人能看明白,不如按現在,大年初一來換屬相方便,費那么大勁干嗎?屬相又不能當飯吃,咱又不是搞玄學的,弄那么清楚干嗎?所以,不要糾結癸卯年到底是從大年初一開始,還是從立春開始了?總之,一句話,看日歷,日歷上寫的啥時候開始,就是啥時候!二、2023年是雙春年如果,你堅持立春是新年的開端,那么這塊就可以略過去了,因為,按立春為歲首,就不會有雙春年的說法了。所謂的“雙春年”就是在這個農歷年當中年頭年尾各有一個立春,剛才已經說過了,今年的第一個立春是在癸卯年正月十四,第二個立春是在臘月二十五。在民間有“黑兔送財來,雙春麥當柴”的諺語,意思是說,麥子長得好,會大豐收。三、2023年是閏二月要注意一點,只要提到“閏月”指的就是農歷上的說法,像陽歷、陰歷、干支歷等都沒有這樣的說法。中國的陰歷一年大約是354天,和而一般陽歷長度大約是365天,這樣就出現它們之間一年就相差大約11左右。那么,任其這樣差下下去,必然會出現在夏天過春節的情況。為了彌補它們之間的差,所以,就采用了農歷“置閏”的方法,有閏月的農歷年,全年長度約是384天。農歷歷法規定,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一律不能獨立成為一個月,它只能作為一個月的附屬(副月)——“閏月”。在民間有“雙春閏二月,春寒逢秋旱”的諺語,意思是說,這年如果是雙春年,又是閏二月的話,那么這年的春天會比較寒冷,就是我們常說的“倒春寒”。寫到最后: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民間的一種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撐,之所以分享出來,就是讓大家了解古人是如何和自然相處的,當真不當真就當,就當權且一聽吧!#天南地北大拜年#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