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劉哥文化驛站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古老的相術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人們。俗話說“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心里有把刀”這是什么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鷹鼻鷂眼不可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交往中不要和鼻子長得像鷹鼻子一樣、眼睛長的像鷂子的眼一樣的人交往。人們為什么這么說呢?鷹和鷂按說是同一禽類,鷹是一種肉食性動物,會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鳥等。民間的人們也常常稱“雕”,“惡老雕”。因為大一些的鷹還能捕捉獵食人們所喂養的雞和小羊等,其?性情兇猛,在人們眼里就是一種猛禽。鷹體態雄偉,鼻骨中間有個凸起,像?個駝峰,然后鼻尖是下垂的。?人?類?難?免?也?有?這?種?長相的鼻子,?一般?西?方國家這?樣?形?狀?鼻?子?的人?居?多?。?鷂也是鷹,只是小型的雀鷹,同樣以獵食鼠、小鳥、小魚等為主。北方人稱雀鷹,南方人稱鷂子,是一種小型猛禽。其眼睛小而圓,略顯發黃,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眼睛小而圓,瞳孔偏大,或者眼露四白的人形容為鷂眼。正因為鷹鷂是種兇禽,因此,人們在比喻一個人兇殘時常常會用“鷹鼻子鷂眼”來形容。古人認為,長著有像鷹一樣的鼻子、和像鷂子一樣發黃眼睛的人,都是那種比較陰險狡詐的小人,眼神冷漠兇殘沒有仁慈之心的那種,平時笑里藏刀,眼神多猙獰,心神變化不定,充滿殺機。因此,不能和這樣的人多交往。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這是看得人的眼神,在很大程度上,一個人的眼神還真能把一個人的性格及其內心展露出來。但如果以這樣的長相是“鷹鼻子鷂眼”就有點以貌取人了。畢竟長相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性格及為人處事是后天慢慢培養而形成的。以貌取人不可取,只有通過一些事才能斷定一個人可不可以交往,古人之所以這樣說雖然有點偏面,但也是提醒人們交往一定要慎重,切勿受到傷害和誤入迷途。那么,“矬子心里有把刀”又是什么意思?是怎樣的一個說法呢?“矬子心里有把刀”矬子就是身高過于矮小之人,人們認為這樣的人心眼多,攻于心計,內心像把刀子一樣厲害。平常也有很多人開玩笑說,這個人個子矮少,是心眼墜的才長不高的。其實,這也是一種外貌的觀人術,豈不知這樣冤枉了多少矮小之人,他們也不想當個矬子,但身高的原因是先天自然形成的,他們只是種種原因不能使自己的身體長高。之所以說“矬子心里有把刀”也是有另一種原因的。人各有短處和長處,身材矮小就是矬子的短處。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一個人一點不計較自己的短處,那是假的。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如果當面說一個矮小之人是矬子,那無疑就是揭了矮人的短處。在很大程度上就會讓這樣的人心里不平衡,產生一種嫉恨心里,從而心中像一把刀一樣,導致報復對方的行為。“鷹鼻鷂眼不可交,矬子心里有把刀”這句俗語雖然有些以貌取人,但凡事沒有絕對,不可一概而論。既然古人留下這句俗語,肯定也自有一番道理,無論鷹鼻鷂眼或矬子他們都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我們也應該用尊重平等的眼光對待他們,只不過在平常的交往中小心一些小人就是了。不知大家對于這句俗語是怎樣認為的?歡迎留言!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