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命運垂憐施舍 (因憐憫而對別...
217
2023-10-24
源作者:生活中跋涉娜
不求命運垂憐施舍安全感是什么?是一種對于未來的穩定預期,一種出于自我滿足的基本保障。前者是精神層面需求,后者則是物質層面的滿足。
1.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談論女人的安全感,談女人的經濟獨立,談女人的底氣。的確,女人的安全感還是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之上才安穩。向外尋求,會有太多變量我們無法掌控。
女人的安全感是些什么呢,能養家的老公,能遮風雨的房子,能抵抗意外的存款,能不褪色的愛情。
婚姻的契約精神,在當今社會快速而發達的互動方式下已經不堪一擊。
如同早年張小嫻的書中所描繪的,一個讓人艷羨的都市女性,有一個舒適整潔的套間,一份穩定豐厚的收入,不俗的品味和洞悉一切的睿智。
現如今,這樣的女人越來越多,擁有一切可以穩定舒適的必要條件,經濟和精神都獨立的讓男人自慚形穢。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安全感吧,自己給自己的,不需要仰人鼻息,謙卑的等待愛人垂憐施舍。
2.
那么,在安全感之后,女人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之于我,那是陪伴。
搖滾老青年臧鴻飛曾經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人間太苦了我一人抗不過去,需要有人和我站在一起對抗世界,亮著的一盞燈總好過黑著的半間屋子。
人與人的結合,除了繁衍后代的生物本能,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了吧。
說到底,我們需要的不過是個戰友。
關鍵時刻,戰友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可在生活中,更多人甚至不愿把工資交付給另一半。
早年讀三毛的時候看到過一句話:這世上,有誰不是孤獨的生,孤獨的死。
一直將之記在心里,告誡自己要無畏孤獨。
可活了30幾歲,突然間覺得這孤獨的生和死之間,還缺少了一個抵抗世界的盟友。
因憐憫而對別人施舍也許,是在父母年邁病弱的時候,我需要一個懷抱一個肩膀,可以讓我無聲的哭一場;也許,是在面對這世界最后的時刻,可以有個人在身邊一起等待;也許,就是那一盞亮著的燈。
3.
人生有很多岔路口,走著走著或許就散了。
我曾經跟我的男人說:如果走散了,我就在原地,等你回來。
那是我們第一次旅行,當時他一直牽著我的手,因而并沒有機會走散。
但他卻把這句話一直記著,因為,他確實把我弄丟了,現在,他正拼著全力想要走回我身邊。
我告訴他,我爸爸是這個世上最愛我的男人,他當時很不服氣,說他才是,因為爸爸還有媽媽,我只是爸爸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他,才是陪伴我生命最長久的人。
我爸爸也是這么認為,他覺得這個男人是可以陪伴他女兒的,可以讓他安心的把女兒交給他,不必孤獨的面對世界。
活著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活的讓他安心,確是非常難的。
于我,想要的也就是爸爸的這份安心,于那個男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4.
所以,安全感是相對的,于男人,于女人,都如此。
陪伴也是相對的,于男人,于女人,或許都需要。
漫長的人生中,我們要的是一種獨立于依靠和信賴的自我存活的能力,如肥沃的土地,可以生出燦爛的花,無畏凋零。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