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王小波,秦觀思念愛人
306
2023-10-26
明明相愛卻不能愛,是什么體驗?
我想,一代詞宗秦觀,或許最懂其中滋味。
古代當官的男性,46歲算是正壯年的時候。而在志得意滿時突然被削職,一貶再貶,這應該是妥妥的中年危機了吧?
事業上遇到中年危機有多可怕?若是又剛好不湊巧,偏偏還有一段拿不起、又放不下的感情,那這其中的酸楚,就更是一言難盡了。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
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
這首詞,就是《鵲橋仙》:
鵲橋仙 · 纖云弄巧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整首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堅貞誠摯的愛情,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本來寫的明明是他自己,卻不巧又剛好寫出了世間許許多多和他一樣相愛不能相見的情人的心情。
七夕夜良辰美景,本該是有情人歡喜相聚的時刻。若是老天作弄,偏讓相愛的人不能相見,那這滿腔無處安放的思念啊,就只能是變成對牛郎織女相逢的羨慕了。
而秦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詞。
詞句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終是成為了千古絕唱。
而在這首絕唱中,更是有那么兩句,成為了情人心中對愛情的神圣憧憬的絕美愿望。
其中一句是: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兩個人相愛的時候,總是恨不得一直黏在一起,時間怎么都是不夠的。愛得火熱時,動不動就許諾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相愛的人啊,總是那么單純,總相信著擁有了彼此,就擁有了全世界。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短短14個字,就把情人相見的喜悅寫得太深入人心了。每每讀出來,都好像是極度的感同身受一樣。
而另外一句: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兩句既寫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秦觀以及更多人的愛情觀,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愛情很美好,但也往往是很無奈的,要經得起時間和距離的考驗。
兩個人心心相印的時候,即使天各一方也好像近在咫尺;反之若是心里有了嫌隙,即使兩人近在眼前,心也跟千里之外一樣遠。
愛情太不容易,所以相愛的人也更容易患得患失,總是小心翼翼。
心里越是有了這種情緒,情人們就越是對美好愛情更加的渴望。反過來也正是這種期望,才安撫了無數情人們飄忽不定的心。
《鵲橋仙》這首詞,妙就妙在,它的每一個詞句,都寫進了人的心窩里。
直到今天,我們都依然常會使用這兩句詞來表達自己的真實心聲,也表達著對愛情的美好愿望。
這樣的一首詞,寫透人心,自然更是深入人心。
很多時候,最深的情感,往往藏在最淺的文字里。
究竟是誰、是怎樣的女子,可以讓秦觀如此深情,而牽腸掛肚?
故事的女主角,其實有很多種說法。
而詩詞君認為呢,這首詞是秦觀寫給他的侍妾邊朝華的。
秦觀生于江蘇高郵的一個寒士之家,少時聰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既有才氣又有豪情,可謂是根正苗紅的社會好青年。
19歲時他便娶了當地的富商之女徐氏,生活也算得上是平穩和順。
可惜,小城市容不下靈魂,大城市容不下肉身。
自負才氣的青年不甘于現狀,在老家的那些年,秦觀一直想方設法地想要出人頭地,而結識大人物的念頭更是一直在他的心里蠢蠢欲動。
直到29歲,他的愿望,成真了。
那一年,秦觀憑借自己的才情和機智,成功引起了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的注意,并如愿以償當上了他的得意門生,與當時的黃庭堅、晁補之、張耒成為紅極一時的“蘇門四學士”。
卻沒想到命運給了他一點甜頭之后,很快就開始翻臉了。
恰恰是因為這個鍍了金的身份,他被妥妥地列入“蘇派”,然后很快就在朝堂局勢風云變幻的過程中,嘗到了屢次被貶的苦果。
官場不順,早年的結發妻子徐氏又不知為何一直呆在老家不肯追隨,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愣是有一位年華大好的女子不遠萬里追著他而去,這位女子就是邊朝華。
人到中年,要么不再動情,一旦動情了,便最是容易情深。
早年在仕途還略為順達的時候,秦觀就將母親接到了身邊照顧,而邊朝華就是在那時以侍女的身份,在秦觀母子二人身邊隨侍的。
王小波說:“一見鐘情這種事,浪漫,但不一定長久。日久生情這種事,很難,卻更難分開。”
幾年的生活中,兩人漸漸喜歡上彼此,但秦觀一直介意自己的年齡比邊朝華大了不只一輪,所以遲遲不肯戳破窗戶紙,主要的原因也還是不想耽誤她。
后來仕途開始頻繁地橫生波折,這時的秦觀就更是對兩人的感情絕口不提了,越深情越是小心翼翼。
和秦觀的猶猶豫豫、顧這顧那不同,邊朝華反倒是特別淡定地一直等著他。
最后,還是在母親的做主下,秦觀在44歲那年的七夕,納了19歲的邊朝華為妾。
真的喜歡一個人,乍見之歡只是錦上添花,只有日久生情,才是真的。
新婚之夜,秦觀滿心歡喜,看邊朝華就仿佛看到天上的織女,一時情起,作詩一首:
天風吹月入闌干,烏鵲無聲子夜闌。
織女明星來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間。
兩人婚后情意更濃,過上了甜蜜幸福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長,秦觀很快就被迫開始了正式的謫貶生涯。
秦觀不忍邊朝華跟著自己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于是背著她,寫信給她的父親,請求邊父帶她回去并勸她改嫁。
邊朝華死活不肯,而秦觀,又何嘗不是痛苦萬分。他在出京前忍痛做《遣朝華》一詩趕她走:
月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
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
誰知邊朝華后來還是知道了秦觀只是不愿意連累她跟著受苦的實情,二話不說便追去了杭州。
當風塵仆仆的邊朝華出現在眼前,秦觀悲喜交加、百感交集,最終留下了她。
只是上天終究辜負了這對有情人。他又被貶了,這次是郴州,處分是削秩,不能攜帶任何家屬。
秦觀無力改變命運,絕望下只得再次趕走邊朝華。他狠心說道:汝不去,吾不得修真矣。隨后又作詩訣別:
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
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邊朝華眼睜睜看著秦觀遠走,幾近哭厥,心如死灰,最后磕頭離去。
她走了,卻沒有回家,而是跑到了玉皇山慈云庵削發為尼。
人世間有一種至深的情,是愛上你,我情非得已。
人世間還有一種最無奈的情非得已,是明明還彼此深愛,卻不得不放棄。
永遠記得那一年七夕月夜下,秦觀獨自一人仰望明月,他故作輕松地說著:“如果能再見一面,那該是多么歡喜啊,一生都值得了!”
可隨后卻又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只要我心里還有你,距離再遠,都還是在一起的。”
年少動情最是情真,而中年動情則更是情深,說的就是秦觀了。
秦觀這一生,年少時情事頗多,卻在他人生最后的幾年里,為邊朝華確確切切地保留了一顆真心。
也正是有了這份“真”,才足以支撐他能持續地寫出這些千古絕句吧。
人這一生啊,無論愛情還是人生,圓滿其實是一種奢望,遺憾才是常態。
李商隱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倉央嘉措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納蘭性德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有遺憾的人生,恰恰才是更完美的人生。
怕的不是遺憾,怕的是沒有一顆能夠坦然面對遺憾的心。
惟愿你我,無論正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能笑對人生缺憾。
都能在歷盡千帆之后,依然相信愛,相信每一段緣分的相遇,相信美好。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