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道楠易舍地支篇地支有: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地支的五行屬性這里我們把之前學過的天干五行屬性進行綜合得到:甲乙寅卯東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戊己辰戌丑未五行土支中藏干滴天髓開篇有云:人之稟命,萬有不齊,總不越此三元之理。此三元也叫三才系統,四柱的三元,指的是,天干為天元,地支為地元,支中藏干為人元。支中藏干作為三元系統的其中一元,自然不可缺少,也非常重要支中藏干的口訣寅中甲丙戊,卯中單乙木辰中戊乙癸,巳藏丙庚戊午中藏丁己,未中己丁乙申藏庚壬戊,酉中單辛金戌中戊辛丁,亥中藏壬甲子中單癸水,丑中己癸辛這里的口訣,沒有定式,古人也有口訣,你也不一定要按照那個口訣進行記憶,自己怎么好記,順口,就怎么來。但是藏干的順序,一定要記對,比如寅中甲丙戊,其中甲為本氣,丙為中氣,戊為余氣。有些好奇的同學可能要問了,支中藏干怎么來的,本氣,中氣,余氣為什么要這么排列呢?這里我以我個人的理解,來聊聊這方面的內容,大家理解更深了自然就好記憶了。地支有十二個,可以代表十二個月,同時也可以代表十二個時辰。其中寅卯辰為春天,為一月,二月,三月巳午未為夏天,為四月,五月,六月申酉戌為秋天,為七月,八月,九月亥子丑為冬天,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四季是寒暖交替,反復循環,寒為陰,暖為陽,金水為陰,木火為陽。細分一下就是,水為寒,木為溫,火為熱,金為涼。這里提出來兩個觀點,一:土五行就好比是陰陽交替轉變的樞紐。為什么陰陽交替必須有土呢?回到五行生克的本質,我們就明白了。土克水,水為寒,土就起到一個止寒的作用,土泄火生金,土就起到了一個由炎熱轉到涼的樞紐。所以這里大家或許就可以想通一個問題,子丑合為什么是合化土,而不是水。午未是合化土,而不是火。同理,所有的地支合化都可以解釋。二:支中藏干是為了描述地支代表月份寒暖的狀態水是寒,就好比冬天亥子丑月是寒冷的,亥月,亥中藏壬甲,本氣是壬,代表了亥月壬水是老大,是權利交接者,余氣是甲,木為溫。為什么壬水藏干中要安排一個甲木溫氣呢。這是因為壬癸為寒,亥月是秋天過度來的,寒并沒有實質上完全占據了亥月,實際亥月的氣溫也是這樣,不會太冷,亥月還有個小陽春,所以用甲木溫來調和一下亥水代表的寒氣。壬甲兩個藏干就描述了亥月寒暖的狀態。子月形成了實質性的寒,所以子中就是癸水代表的獨權了。冬天的最后一個月,丑月,土來了,標志著土克水,土要發揮它止寒的作用了。丑中己癸辛,丑土的本氣是己土,我己土是老大,我的主線任務就是要止寒,中氣是癸,代表的是丑月畢竟還是寒的,不能說己土一來止寒,就馬上變暖了,加了一個辛金來生癸水,那么丑中的藏干就描述了丑月本質是寒,同時又要止寒往溫發展的狀態。寅藏甲丙戌,春天的寅月有余寒,大家是可以體會到的。甲木是本氣,溫是主線任務是老大,為了讓冬天的寒更好的轉變成溫,那么就有了代表暖的中氣丙火,和止寒更有力的戊土。就是為了描述寅月余寒重的狀態。這里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四大長生是寅申巳亥,長生代表的是生機,動力,而寅申巳亥的,它們是季節交替的第一個月,生機,動力,內部驅動力非常大。到了卯月,卯中單乙木,溫氣成了實質,就不再寒冷了。辰中戊乙癸,辰月丙火要進氣了,此時要向夏天熱的狀態發展,癸水代表的寒,用戊土去掉,合化成火,同時用乙木來生火,那么辰月,就描述了即將過度到夏天,這么一種氣溫狀態。巳中丙庚戊,夏天到了,火氣方進,丙火代表的熱是主線任務,此時的巳月并不會那么熱,所以庚金中氣,戊土余氣,合在一起就描述了巳月的氣溫狀態。午中有丁己,午月熱達到了實質性的熱,此時再這么熱也不是辦法,于是有了己土來泄火,己土就像一個勾子,把最高處的丁火給勾下來,此時,土這個冷暖轉變的樞紐就要開始作用了。未月,未中己丁乙,己土當權,主線任務是泄火,逐漸往秋天發展,但是此時天氣還是炎熱的,所以中氣是丁火,余氣是乙木。申月,申中庚壬戊,本氣庚是老大,申月還有余熱,為了描述申月余熱的特性,所以用了戊土克壬水。酉月,酉中單辛金,辛金成了絕對主宰。涼氣成了實質,天氣真的涼了起來。戌月,戌中戊辛丁,戊土生辛金,讓涼氣逐漸向寒發展,同時戌月丁火代表了,此時的氣溫只是向寒過度,寒并沒有形成實質。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