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歷史最大的罪人,剛看了頭...
628
2023-10-28
評論的也可說熱火朝天,也可說各有千秋,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做夢也不會想到,他會是21世紀的熱門話題。?
孔子活著的時候可能名氣并不是很大,魯國亂了就上齊國,在齊國對齊王說了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國王愛聽的話,可能齊國王也并沒有對孔子太重用,后又離齊到處周游,重點是在傳播他自己的想法。收留了好多弟子,作為所謂的孔子的大量文章和理念,也都是他的學生整理出來的吧,在兩千多年前,真正能上起學的可能不都是一般的平民,肯定得是一些有錢家的孩子,作為當時有錢人肯定想要無錢的人好好干活,所以說富貴在天,聽天由命之類的話語要加以傳播。
評論中說,用著孔子的時候就說他是大圣人,不用他的時候就說他是罪人,就批孔老二的克己復禮。
孔子的思想好的地方可以加以歌頌,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登蒙山而小魯等等。但不管什么事都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更不能全盤繼承,也不能全盤批判。
當今世界,已經是21世紀的網絡化時代,是高科技時代,是信息時代,是互聯網時代,應當主要精力去研究,去學習這些自然科學,特別是一些軟件類的東西,學好了搞通了就不用再進口美國的了,就不怕跟美國翻臉了。社會在前進,人類在進步,你若還是整天停留在兩千多年前的那些理念上,還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嗎?
如老人死了,兒女要守孝三年,因為父母從小抱了你三年,這是在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可你看看現在,有幾個人還能守孝三年,五期都是接著過,然后都各自回到工作崗位上去,這就是自然,這就是與時代接軌。
從古代傳下來的祭奠已故老人的兩個節氣就比較好,一個人清明,一個是陰歷的十月一,現在人仍在用,清明時節還沒有種瓜點豆,人們特別是農民們有空。等到秋后的十月一日,秋收已經完成了,人們又有空來祭奠了,所以就一直在用!
所以,對于兩千年前的孔子的思想也好,理念也罷,要批判地繼承,但不能被孔子的思想把現代人的思想和一些創造性的理念完全禁錮了,那樣社會怎樣前進?人類怎樣進步?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