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紫離命意味著什么(風水是人與自...
1015
2023-10-31
中國風水學的形成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
原始社會
雖然沒有風水學的說法,但因惡劣的自然環境對人提出的生存挑戰,又值農牧社會之故,當時的人們必須“擇地而居”,選擇“近水向陽”適宜人類繁衍棲息的地方。這是一種適應性的選擇。進入文明社會以后,風水學隨即見諸文字記載,如甲骨文中就有許多關于卜宅的記錄。從后世發掘的大量甲骨文卜辭和《詩經》中可以看到,中國人在商周時期就以將陸地區分為山、埠、丘、原、陵、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將水域分為川、泉、河、澗、沼、澤、江、沱等,當時對大地的差異性有極為細致的分類,為日后的“相地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尚書》中,將當時的疆域以
河流、山脈為界,劃分為九州,這也是后來中國稱為“九州”的由來。在《周禮》中出現了這樣的文字“以土宜之法,辦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開始出現“相民宅”的說法,并有了“土宜法”這種相地的知識系統。《逸周書》載“土宜天時,百物行治”,可見“土宜”二字呼應天時,附天觀地是當時百物的遵行規則,也是治事的方法,也因此成為后世風水術的依據。周朝時期,周武王營建洛邑時,就命周公相地,《尚書》載“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使來告卜。”可見周朝人相信占卜,周公也是一位相地高手。
戰國先秦時期
各種學術興起,隨著《周易》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盛行,開始建立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主導的學術思想。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不僅承襲了以往的“土宜”觀念而且更加具體,同時開始有了“氣”的觀念。從《晉書》知“始皇時,望氣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氣’,故始皇東游以壓之,改其地曰秣棱,塹北山以絕其勢。”當時有了“望氣者”的說法,可見已有風水行業的專業工作者。又據《太平寰宇記》卷95記載,秦代的長水縣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興縣南邊),秦始皇聽術士說山上有王氣,便遣發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們受不了勞苦,一哄而散。
秦朝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宮占地近300里,離宮別館遍布在山谷,以南山為宮門,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萬人。始皇家動用70萬民夫,挖空了驪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規模之大,真可謂空前絕后。還有始皇陵,占地廣闊規模宏大,這兩大工程的實施,說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從中不難體會秦代地理勘察技術的高超,也可以歸功于相地術的發達。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相宅活動,一方面是相活人的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書》載“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這是相陽宅。《孝經》載“卜其宅兆而厝之。”這是相陰宅,是用占卜的方法擇定地點。
西漢
相地術更是盛行。司馬遷《史記》載,漢武帝聚會占家,問某人可娶否,堪輿家說不可。此時的堪輿家精通天文地理,相地術也稱為“形法”。到了東漢,人們開始重視喪葬,從而導致風水觀念的興起。王充的《論衡》中就詳細敘述了葬禮的忌諱。東漢人非常注重居住環境,《后漢書》提到的“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瞥,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后”的家居原則,在后世都成為陽宅的基本理論。在漢代還出現了《堪輿金匱》、《宮宅地形》、《移徙法》、《圖宅術》等風水著作,標志著風水學在理論上有了初步的歸納和總結。
魏晉時期
中國出現了不少風水大家,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書》將風水術從傳統的相地術中抽出,對風水下了定義,并全面構架起風水理論,奠定了后世風水的基礎。他首倡的“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迄今傳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輝大放光芒。中國人習慣把郭璞稱為風水鼻祖。
隋朝
比較而言不太信風水,但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師蕭吉,著有《相地要錄》、《宅經》、《葬經》、《五行大義》等名著,為后人景仰。他曾給皇后擇吉地,當皇帝不聽他的建議時,他預測到隋朝運數不長。隋朝宰相楊恭仁遷移祖墳時,請了五六批風水師前來相地,其中有個叫舒綽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賞。可見當時還是盛行風水的。
唐朝
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鼎盛時期,各種學術也廣泛興起,同時更加促進了風水理論的發展,形成較完善的理論體系。當時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風水,出現了一大批名師。其中江西派風水師楊筠松在民間實踐風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廣的作用,從那時起,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宮宅、鄉村、墓葬都不同程度受到風水學說方面的影響。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風水,《大唐新語》、《太平廣記》中有很多風水的記錄。當時的道士也多懂風水,唐代設有“司天監”,專門看天文現象,因此司天監里的官員必須懂風水。楊筠松就在司天監任過職,唐僖宗封他為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專管靈臺地理事物,可見唐代的風水不但民間相信,朝廷也更是重視。楊筠松后來把宮廷的風水書籍挾出到江西一帶傳播,弟子盈門反響極大。唐代國力強大,版圖擴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獻中找到《宅經》、《陰陽書》等,就可知風水觀念遠播西北地區。
五代十國
因襲唐代興盛的風水觀,各代皇帝都信風水,到后周時風水術被加入了許多迷信色彩,使世人真假難辨。
宋代
陳摶、邵康節、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學家對風水進行了闡釋和認定,一些風水著作相繼出版,從而出現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為主體的風水學理論體系。宋徽宗相信風水,他原本無子,有一位術士告訴他,將京師
西北隅地勢加高數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風水,又命人擇寶地筑“上清寶篆宮”,結果勞民傷財,國庫空虛,以至政權衰敗。宋代的風水大師特別多,賴文俊、陳摶、徐仁旺、吳景鸞、傅伯通、蔡元定等都很有名。
明朝
朱元璋建都金陵時對風水極為重視,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內,有朝拱之勢,唯牛首山和花山背對城垣,朱元璋不悅,派人將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處鑿洞用鐵索穿過,使牛首山勢轉向內,同時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禿黃。明成祖時,將都城遷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風水觀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篤信風水的皇帝,這也導致民間全都講究風水,風水成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準則。北京名勝“十三陵”就是被風水大師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薦給明成祖,成為明朝皇帝的陵地區。明朝還有個傳奇人物劉伯溫,民間傳說他精于風水,說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輿漫興》就是托名于他。
清代
設有司天監,除負責觀天象記天文外,還負責修建陵墓的堪輿工作,因為清代各皇帝都篤信風水,很重視陵墓方位。清東陵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寬26公里,地跨北京三個郊縣,總面積2500平方公里,是個極其龐大的帝王陵園,由此可見清代皇帝對陵墓風水的重視。而至今保存完整的故宮紫禁城,就更是嚴格按風水學建筑的經典杰作,其恢弘磅礴的氣勢不知征服了多少世人。清朝還設有國師府,共有400多名國師。這些國師因為得到優厚的俸祿,所以一生都死心塌地地為王朝為皇帝效勞。國師府的任務是:一為王朝找到好的風水寶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壞民間的地理風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奪皇位。這是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應用地理風水這門無形科學做他們的統治工具的一個例證。
縱觀歷史,先秦是風水學說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時期,明清是泛濫時期。
明清兩代,通過對各類風水學書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學者們的不斷探研,風水理論已相當完備。風水師的勘察活動已普及到從帝王宮殿到城鄉民宅各類場所。
從民國到現在
學者們主要是對中國風水傳統文化進行重新評估和研究。上世紀,風水學在舊中國是大有市場的,國父孫中山的中山陵地就是請著名風水大師沈竹礽進行反復踏勘后確定的。解放后,風水理論受到沉重打擊,作為一種風俗繼續存在,死而不僵。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東南亞、日本、韓國、歐美等地區掀起了一場“研究”中國風水的熱潮,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運用風水理論指導生活。現在,一大批“學者”為了讓風水學更好地“發展”,用現代科學為封建迷信張目,將其解釋為“環境科學”,實在是舍本逐末。
1.八宅派。八宅派綜合起來只有兩點:一是將坐山配游星論吉兇。所謂游星就是:伏位、天醫、生氣、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絕命、禍害、六煞四兇星。以此八星根據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別將此游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則吉,配兇則兇。二是根據住宅八卦坐山,分為東四宅與西四宅,然后與人命結合,即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論吉兇。一般來說,八宅派計算命卦都是以年支為準。換句話說,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別相同他們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對他們的風水布局也是相同的。那?一年之中出生有幾百萬人,按照八宅派風水觀點來論,他們都在一個共同點上。因此,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過于簡單粗略。特別是東西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觀點更是粗陋不堪,難以準確。希望學習風水的讀者千萬不要照搬不誤。但以游星論吉兇,在放門路或在室內布局與玄空飛星配合起來可有參考價值。具體用法筆者在后面再做論述。
2、命理派。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飛星進行風水布局,配合裝飾顏色等,對各類陽宅的室內裝璜以及風水調整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3、三合派與二十四山頭派。以山水為主,將廿四山與坐宅配山論生克關系,所謂坐宅山,實際上是指坐宅在羅盤上的五行與宅外山峰或各個建筑物之間構成的五行生克關系。配水則以十二長生位來論吉兇。十二長生就是命理學中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來去論吉兇,主要是用于陰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與十二長生存在陰陽混雜之象,運用起來往往會有偏差。所以筆者提醒學風水的易友,以十二長生論水的來去之吉兇,不可全用,一定要分辨陰陽,配盡陰盡陽為善。
4、翻卦派。以八卦翻出九星卦為主,然后再配合山水以論吉兇。翻卦派有幾種翻法,如輔星翻卦,又名黃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據納甲起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來推斷吉兇。
5、玄空飛星派。是將山向配合元運挨排山向,元盤九星,從而看水山配合室內布局論旺衰吉兇。所謂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為貪狼,二黑在坤為巨門,三碧在震為祿存,四綠在巽為文曲,五黃中央為廉貞,六白在干為武曲,七赤在兌為破軍,八白在艮為左輔,九紫在離為右弼。玄空學的實質就是注重元運的旺與衰,以及1-9九個數字的生克制化與命局中喜忌配合、只要讀者能把握住這一點,就算是玄空學已入門,一般來說就可以為人調整室內風水。但要把握玄空學的真髓,當然還要深入學習。
6、星宿派。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別代表五行屬性。根據坐向論生克,主要是用來徇二十四巒頭的理氣吉兇。
理氣派中的奇門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以及金鎖玉觀派和紫微大數派等,筆者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
有關風水派別,嚴格地說起來就是形勢派和理氣派。它們的理論也是彼此滲透、互相融通的,這正是萬法歸宗之意。所以,學習水學要對兩派的精華兼收幷蓄。既要精通理氣派,也要吸收形勢派的精髓。但由于風水學門派繁多,有用和無用駁雜其中,學習者一定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要走入風水學的誤區。去偽存真,在下期我將為大家介紹24宅形風水吉兇分析,自查自家宅,自知自家財謝謝大家
??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