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小鋒帶你看電影第1位: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稱洪武之治。朱元璋稱帝后,驅逐胡虜,廢除行省制,嚴打貪官,在位31年,打下近300年基業,享年71歲。第2位:明惠帝朱允文。朱允文繼位后,為統一軍事,開始削藩,結果惹怒一眾藩王叔父,其中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揮師南下,最終拿下帝都南京史稱靖難之役。戰亂中,朱允文下落不明,在位僅四年。第3位:明成祖朱棣,他稱帝后繼續實行削藩政策,改革管制機構,著名的內閣和東廠開始出現,宦官開始參政,其遷都北京,5次親征蒙古,委派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營建北京紫禁城,在位22年,使得明朝國力繁榮昌盛,史稱永樂盛世,終年64歲。第4位:明仁宗朱高熾,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他在位期間發展生產,使得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他還平反了諸多冤獄,為政開明,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在位僅十個月,終年47歲。第5位: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是朱高熾的長子,在位十年間,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整視頓吏治和財政,實施休養生息,進行第七次鄭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和其父朱高熾統治時期合稱仁宣之志,享年38歲。第6位: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是朱瞻基的長子,九歲即位,由親母孝公張皇后孫氏操持國事,17歲正式親政,寵信宦官王振,23歲御駕親征,攻打蒙古瓦拉布,不料土木堡之變爆發,結果兵敗被捕,北京保衛戰勝利后被救回,后通過奪門之變復位。前后共在位22年,終年37歲。第七位:明景帝朱祁鈺。朱祁鎮同父異母的弟弟朱祁鎮被捕后,兵部侍郎于謙等大臣聯合其母孫太后扶持朱祁鈺稱帝,改年號為景泰。其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重用賢臣,但在位不到九年就被軟禁,不久后去世。朱祁鈺也是唯一一位沒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享年30歲。第八位:明憲宗朱見深民英宗朱祁鎮的長子,年號成化。早年為于謙、平冤昭雪,體諒民情,勵精圖治,暮年卻沉迷享樂,好方術,寵信宦官汪直、梁芳。成化13年增設西廠,導致西廠肆意橫行,朝綱敗壞,在位23年,終年41歲。第9位:明孝宗朱佑樘,朱建深的第三子,為人寬厚仁慈,勤于政務不好女色,一生只有張皇后一人在位18年,重視司法。大開沿路,任用王恕、劉大夏等賢臣,使得奸細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最終使明朝再次興盛,享年36歲,史稱弘治中興。第10位:明武宗朱厚照,朱祐樘的長子,年號正德。朱厚照是一位荒誕無道的君主,早期寵信以劉瑾為首的八名宦官,整日沉溺于女色,不住皇宮筑寶房。后來大太監劉瑾被其誅殺,但朱厚照并沒有絲毫改變,甚至開了不上早朝的先河。主要成就取得了應州之戰的勝利,平息了安化王和寧王的叛亂,在位15年,終年31歲。第11位:明世宗朱厚宗,他是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照因武子嗣,于是大臣們扶持了晉之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宗繼承皇位。為掌握皇權,朱厚驄通過改換父母實現了這一目的。其早期英明苛察,整頓朝綱,減輕賦議,史稱嘉靖新政。明朝一度進入中興時期,但因其后期寵信嚴嵩等人,朝政開始敗壞。元因公辯時差點死在宮女手上,此后更是不理朝政,整日沉迷方書,身體日漸孱弱,享年60歲。第12位:明穆宗朱載紀,朱厚聰的三子。他在位六年間,興力除弊,加強邊防,重用賢臣,完成了隆慶開關和俺達豐共兩件大事及私人海禁被解除,為萬利中興的局面奠定了基礎,享年36歲。第13位:明神宗朱翊鈞,朱載紀的三子。朱翊鈞十歲繼位,開始了長達48年的皇帝生涯,是明朝在位最長的。在經濟上,他重用內閣首輔張居正,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開創了萬利中興的局面。在軍事上,他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使得邊境倭寇之患得以平息,萬歷前期稱得上是明朝中葉最好的光景。后歷帝。立太子問題,28年不上朝,導致黨爭嚴重,朝政日益腐敗,明朝從此開始走向衰亡,享年58歲。第14位:明光宗朱常洛,朱翊鈞的長子。明官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其為人貪財好色,由于淫欲過度,繼偉當天就病倒了,在位僅一個月就因紅丸案暴斃,終年39歲。第15位:明熹宗朱由孝,朱常洛的長子。其本人沉迷穆公,繼位后不立朝政,任用魏忠賢等宦官,導致冤案頻繁發生,后又一心謀求長生,在位七年,中年23歲。第16位:明思宗,朱由檢,朱長洛的五子,朱由孝的弟弟,與哥哥朱由孝截然相反。朱由檢稱帝后,力圖實現明朝中興,鏟除了宦官魏忠賢,其余正式例行節儉。但后金的崛起以及陜西、河南等地連年的天災,使明朝積重難返,徹底走入末期。外敵。和農民起義交疊而來。崇禎17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部隊攻入北京時,朱由檢自縊于眉山,終年35歲。至此,276年的明王朝滅亡。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