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疾風之智素材來源網絡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個禮義之邦,兩人首次見面,總是要禮貌地問對方“貴姓?”對方忙道:“免貴姓…”這樣既是自謙,也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姓也有貴賤之分嗎?的確,在古代姓氏是有貴賤之分的。最有名的就是隋唐時候的七宗五姓(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還有就是與皇帝同姓是一種榮耀,以古姓為貴等等。那么,張姓為什么不說免貴呢?素材來源網絡因為在中國的道教神話中,張姓早就貴不可言,玉皇大帝是天道眾神之領袖,關于玉皇大帝未成仙時在人間時的俗家名字有很多說法,有的說叫張自然、張堅、張百忍、張友人、張友仁,反正不管叫什么,都是姓張。所以歷代帝王為表示對上天的尊敬,所以就不能以這個姓氏為國姓,張姓自然就沒爭當皇帝的必要。老天爺姓張,還有誰能大過玉皇大帝這個老天爺。正因如此,張姓之人一般不能說“免貴”,如果說了就是認為上天不尊貴,古人比較迷信,對天不敬,必遭天譴,所以姓張之人就不必自謙了。據傳,張姓的始祖是揮公,這人是黃帝的孫子,黃帝賜予他張姓。兩人互通姓名的時候,張姓是不用免貴的,本身就是貴姓,就不用免了。揮公的第九個兒子叫做張盈,張盈的大兒子叫做張玉皇,他的排位上寫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主宰,上管天地,就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小兒子就是傳說中的閻王。上天入地的事情都歸他們管,張姓是很貴族的一個姓氏,所以不能說免貴。還有個和“張”姓同樣不能說免貴的姓氏就是“孔”姓了。孔”姓不用說“免貴”比較好理解,因為大都數人都會想到與孔子孔圣人有關。在古代封建社會,獨尊儒學,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者,不僅孔子本人地位尊享,從漢代以來,即位的皇帝總會選擇良辰吉日去舉行祭孔大典,作為孔子的后人,歷代統治者也把他們奉為上賓,讓他們世襲官爵,甚至在清朝的時候,還允許孔子的后人不必剃發易服。孔子的嫡系后人從漢高祖時開始屢受冊封,延承了2000多年的爵位。到了現代,不存在誰比誰高貴一說,無論是何種姓氏,通常都會自謙的說“免貴”,人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貴姓”和“免貴”更多的是一種客套,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和對自己的謙虛。這種行為代表著我們對古代禮儀文化的一種傳承。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