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人間清醒的阿宸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一生要強的回避型依戀人格的內核竟然是自卑!看過我之前視頻的人,應該都知道,對于回避型依戀者來說,他們的兩大特點就是,極低的依賴性,以及極低的親密需求。而造成這種戀愛性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非常擅長抑制自己內心的需求,而且關于這個技能他們甚至已經熟練到,大部分的需求還沒有被完全具化出來,就已經被他們先抑制了。所以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本能地認為自己沒有情感需求。但事實上,他們內心又非常渴望親密關系,就像他們遇到喜歡的人也會主動追求,只不過絕對不會主動去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罷了。這跟他們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環境相關,我說過,大多數回避型依戀人格的形成,都是由于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來自養育者的關注和愛,以至于他們長久下來,就會形成一種本能的自我防御機制,認為只要把自己放在關系中的第三方視角,將自己抽離出去,不付出太多感情,就能避免別人給自己帶來傷害。于是自己先給自己設立了一道無形的墻,把自己和別人隔開,在你看來也許是冷漠、自我禁錮,但在他們眼里就是當下最有效的保護。所以很真實地來說,回避型依戀者對于感情的安全感就完全來自于自我邊界的完整性,他會永遠把真實的自己藏在一個殼里,然后外面給人營造出一種光鮮亮麗的感覺。就像跟你不和回避談戀愛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個人簡直太好、太完美了一樣,一旦你們真正要建立親密關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人好像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因為對于回避型來說,他們必須要守住內心的心房,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也是為什么回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總是相愛相殺,因為焦慮型依戀者對安全感的理想狀態是,最好兩個人能達到一種從生活到心靈百分百信息互通的狀態,就是你的整個心房不可以有對我不開放的地方。對比到他們戀愛中的表現形式,就是回避型把自己內心的那個小房間鎖得死死的,然后焦慮一天到晚來敲門。所以我們回到一開始回避型的內核為什么是自卑,就是因為回避型依戀者除了內心的這個小房間,他把其他外面的房間都裝飾得非常好看,就像在跟他們建立親密關系之前,你覺得他們情緒穩定、性格獨立一樣,簡直是完美伴侶。但回避型依戀者自己知道,他的心里還有個小房間,這個房間里裝著他所有的不好的一面,比如難為情啊、膽怯啊、害怕受到傷害啊,又或者是一些他自認為好,但沒有被人認可過的東西。所以他覺得這個小房間是不能打開的,打開了以后他就會不受人喜歡,所以一旦這個房間打開,他們的內心就會感到極其的不安全。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啊,如果自身的某個問題不能被解決,或者說不能完全被解決,就會一直像是一塊疙瘩凝結在心中,放不開自己。即使自身已經很優秀了,他也依然覺得不配和你深入接觸,所以對應在聊天中的表現就是,你會發現他很少主動找你,一個人或者和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很隨意,很自如,但和你聊天就顯得很拘束。這其實就是來自于他們的自卑情結,總是不認為自己足夠值得被認可,他們會因為無法展現“完美的自己”而選擇“隱藏模式”,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當然可能有人也會覺得他們虛偽,但這就是他們一直以來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明白了嗎?心理測試:測試前任最想對你說的一句話1. 在一起時你們是否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是的,經常覺得很累 —2很少為了小事爭吵 —2偶爾會,但很快就能和好 —32.你認為你是一個喜歡自我反思并愿意改正錯誤的人嗎?是 —3不是 —43.TA是否會把自己的煩惱主動告訴你?經常說—5不怎么說 —44.你會把你們戀愛的過程跟你的父母說嗎?事無巨細,經常跟我爸媽吐槽 —6偶爾他們問起來就說一下 —5幾乎不說,沒啥好說的 —55.面對你想要的東西,你愿意花費多少精力去獲取?一切隨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 —7努力一下,說不定能成功—6拼盡全力,我想要的都要得到—B6.你們分手是因為出現了第三者嗎?是—A否 —77.分手后對方是否主動聯系過你?是— D否 —C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