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文結(jié)尾怎么寫,晶作文“記憶中的中秋”之羅湖篇.jpg)
來源頭條作者:晶報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深圳學子,晶報為你們提供平臺——晶作文。晶作文欄目已于7月16日正式與大家見面,旨在為中小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為學子們搭建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晶作文”欄目面向全市三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征稿,學生可根據(jù)主題及要求寫出作文,并在截稿時間前按要求投稿。優(yōu)秀作文將刊登于每周五的晶報報紙,及晶報APP等新媒體平臺。在這里,你能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文字;在這里,你會與優(yōu)秀作文不期而遇;在這里,你可以盡情實現(xiàn)你的文學夢想。為使廣大讀者更好地走進深圳學子的優(yōu)秀作文,我們特別邀請各投稿小作者的指導老師為文章留下寶貴點評。本期征文主題:《記憶中的中秋》。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剛剛過去的中秋傳統(tǒng)佳節(jié)是闔家團圓的節(jié)日,也是充滿樂趣的節(jié)日,小朋友可以穿漢服吟古詩、做燈籠賞月拜月,你記憶中的中秋節(jié)都有哪些難忘的回憶?去看看同學們都有怎樣的抒情和表達。下面是來自深圳市羅湖區(qū)濱河實驗中學、翠北實驗小學、水庫小學、鵬興實驗學校、北斗小學、羅湖小學學子的精彩作文,請欣賞。1.私人定制的中秋作者:深圳市羅湖區(qū)濱河實驗中學初三(1)班 盧范陽“媽,您看我這月餅及格不?”我端著有點開裂的月餅,尷尬地笑著端給媽媽。媽媽小心拈起一塊,用手接著送進嘴里,皺了皺眉頭,表情像吞石頭一樣生硬。“太干了,餅皮跟餅干似的,餡也干癟癟的。”自從媽媽在醫(yī)院查出了“三高”,我開始擔心她。中秋要來了,而媽媽平時嗜甜,傳統(tǒng)月餅高糖高油,我實在不放心讓媽媽食用,便著手“研發(fā)”山藥餡的月餅。“面皮油量不夠,光放山藥泥太干,沒味道……”我嘀咕著記下筆記,無奈地把解開的圍裙重新系上,走回廚房和面團“搏斗”了。但三番五次,我還是沒能“出品”滿意的特定版月餅,于是火急火燎地去請教張爺爺。社區(qū)活動中心建在桂花樹叢的中央,每到傳統(tǒng)節(jié)日,這里都舉辦活動。我穿過夾道桂香,往走廊深處的廚房走去。張爺爺果然在做月餅呢。他表情專注地攥著筷子,攪和黃澄澄的油和稠密的糖漿和面粉,再疊、壓,攢成團。我和他一起把配好的餡搓成小球,從面團上揪下均一的面劑子,輕輕挽在手心,細致地包圓。最后用“花好月圓”樣的模子用力一拍,一排排一列列的小圓餅像即將出發(fā)的部隊。把他們送進小烤箱,再接著制造更多的小圓部隊,然后送給小區(qū)里的孤寡戶和空巢戶。“哎呦,小伙子來送月餅呢!”“因為疫情防控,今年社區(qū)里中秋領(lǐng)月餅的活動改成派送了,祝您中秋快樂啊!”為鄰居們做月餅,派送月餅,我心里滿是歡樂。直到忙完,我們一起打掃廚房時,“爺爺,這月餅怎么才能少放油放糖而不影響口感呢?”“你可以在烤的過程中拿出月餅刷少量油,這樣不會開裂。餡里放木糖醇代替糖……”回到家,系上圍裙,如張爺爺所教,一只只私人定制版月餅成型了。慢慢地用模具壓上“健康和樂”花紋,送進烤箱。天上月圓,清輝四溢。月光下,媽媽叉起一塊月餅,咬了一口,眉頭高高挑起,眼里有光:“餅皮酥而不膩,內(nèi)餡綿軟香甜——這是我兒子給我做的月餅!”一時間,我內(nèi)心的雀躍無法形容。這是我為媽媽私人定制的中秋,也是我遇見的最美節(jié)日。羅湖區(qū)濱河實驗中學初三(1)班語文老師章璇點評:中秋節(jié)也有人戲稱為“月餅節(jié)”,可見月餅在中秋節(jié)作為團圓寓意的“道具”之必不可少。傳統(tǒng)的許多月餅高油高糖,一部分身體健康指數(shù)不佳的人不能食用。小作者對媽媽有孝心,體現(xiàn)在有憂心,有行動。他多次“研發(fā)”而不得,進而上門求教長者,以求得“健康月餅”的最佳呈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美德“孝”,在小作者“私人定制”中,得到了最真切的體現(xiàn)。2.我心目中的中秋節(jié)作者: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五(5)班 林琦芯秋風習習,花好月圓,家戶團圓,這代表著中秋節(jié)來了。早晨的秋蟬正用響亮的秋鳴來喚醒中秋的開始。興奮而安樂的我來到9月21日這個不一樣的日子。雖然吃的早餐還是普通的白粥,但是一點也不影響節(jié)日的心情。七八點的公園也存在著中秋的氣派,熱鬧的地方總會帶著一點獨特感,老奶奶們放著韻味十足的中秋樂曲,小哥哥們賣著小燈籠和漢服,而像我這樣的小學生們,不只是在悠閑地散步,還是在觀察,發(fā)揮想象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yè)。樹葉在為這不一樣的日子演唱一首‘沙沙歌’,而涼爽的秋風正趟過一片片艷麗的花瓣,搖著小腦袋,靜靜地聆聽著“中秋之歌”,在公園放開美好之情。中午的飯菜韻著月餅的香甜,各種各樣奇特的口味,不同的形狀,漂亮的包裝盒都是中秋節(jié)的發(fā)明,五仁的傳統(tǒng),蓮蓉的軟糯,蛋黃的咸香,嘗到的都是中秋的別有風趣。一個接著一個,根本停不下來的蛋黃酥,作為蛋黃愛好者,怎么能放過這種美食呢?外酥里嫩說的就是它,真讓人贊嘆不已。賞月讓人放松,壓力三分,減去五分。用塊地毯鋪平在公園里,景色萬分,大自然的秋蟬也來賞月,坐著高高的枝頭上,把歌傳到遠方。秋風也沒有騷擾它,仿佛在解釋虞世南的那句“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月兒圓又大,是月餅的化身,代表團團圓圓,感到幸福。中秋是中國的節(jié)日,我們?yōu)閲械津湴粒械阶院馈?/p>翠北實驗小學五(5)班語文老師鄒春燕的點評:小作者十分細心地留意著這個中秋的物、景、人,感受著節(jié)日下不一樣的深圳。語言細膩,畫面感強。小作者是個生活的有心人。3.中秋思親作者:深圳市水庫小學五(2)班 邱紫含古人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不僅是個團圓的日子,還是思念親人的日子。在我們廣東,過中秋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比如潮汕的拜“月娘”,佛山的舞火龍和猜燈謎,梅州的樹中秋,惠州的舞火狗,湛江的編豬籠……我們家是潮汕人,借著拜月娘,就會準備很多“粿”,那些都能在鎮(zhèn)上的集市里買到。我小時候寒暑假回去,奶奶常常買來給我和姐姐們當早餐吃。但是,每到中秋節(jié),她和嬸婆們都會自己親手做。爸爸說,他小時候只有過節(jié)才能吃到粿,平日是沒有的。中秋的清晨,大人們早早地起來了。鄉(xiāng)下的老房子里搭起了大灶,大人們準備好了食材,開始做粿。粿的種類很多,但光滑的外皮基本都是用大米或者糯米粉揉成的。外皮里面包裹著各種美味的餡料,有咸的,也有甜的。不管什么風味,都包裹著對親人的思念……我最愛吃的就是碗仔粿,它的餡料不是包在里面,而是撒在表面的。奶奶喜歡做蘿卜干口味的碗仔粿,因為這是我最愛的口味。2017年的國慶,奶奶因為癌癥離開了我們。幾天以后的中秋節(jié),成為了我記憶中最悲傷的一個中秋節(jié)。沒有往年的熱鬧,只有我對奶奶的思念和不舍。從那以后,每年的中秋節(jié),我和爸爸都會做一道奶奶生前的拿手菜,來表達我們對她的思念。今年,我們決定做反沙芋頭,這也是這個季節(jié)的時令菜。我們挑了一個最新鮮最大的芋頭,爸爸把它切成條,先在油鍋里過一遍,直到表皮有一點金黃時撈起。然后,爸爸換了一口鍋,把糖和水倒入鍋里翻炒,出現(xiàn)細膩的泡泡以后,爸爸把處理好的芋頭條倒入鍋里,繼續(xù)翻炒均勻,直到糖完全裹在芋頭上,就能起鍋了。一道美味的潮汕小吃——反沙芋頭就做好了,簡直不要太美味。我迫不急待地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又香又脆。“哇,簡直太美味了,這是奶奶的味道!”我開心地手舞足蹈,跟爸爸轉(zhuǎn)起了圈圈。我看過一部電影,叫《尋夢環(huán)游記》。電影里提到,只要你還記得已經(jīng)離世的親人,他就能在另一個世界里永遠地活著。所以,每年中秋,我一邊回憶著奶奶,一邊跟爸爸做著“奶奶的味道”系列小吃。我希望她能在另一個世界里一直活著,那里沒有病痛,只有開心和快樂。我很想念我的奶奶。水庫小學五(2)班語文老師肖燕點評:小作者以《中秋思親》為題,通過描寫家鄉(xiāng)的過節(jié)習俗和風味小吃,來寄托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小作者是一個善良的孩子,看過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以后,對于親人的離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她試著用模仿“奶奶的味道”的方式,去紀念親人,讓奶奶永遠健康快樂地活在另一個世界。希望小作者能帶著這個真誠的愿望,去體會親情的流動,做一個溫暖的人。4.中秋月作者:深圳市水庫小學五(2)班 蔡菁蕓“好時節(jié),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又是一年的中秋佳節(jié),小區(qū)里張燈結(jié)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幸福的喜悅。傳說,中秋節(jié)是為了紀念神話中的嫦娥仙子。可是今天,那十五圓圓的月亮,對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更象征著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寓意。每年的這一天,一家老小都會聚集在一起,一邊喝著茶,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聊天,一邊賞月。而我們小朋友也會提著心愛的小燈籠去大街小巷“曬月亮”,別提有多熱鬧了。今年就更有趣了——手工制作木制“小鹿燈”。這是我們美術(shù)班今年的新活動,我和妹妹都樂在其中。做這燈需要先做木工活,拿起鋸子,我們都是“小木匠”了。“木工”活可不簡單,因為我是第一次當“小木工”,剛開始時,我掌握不了分寸,用的力太大,結(jié)果不是鐵絲鋸子斷了,就是木頭斷了,讓我急得直跳腳。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鋸的時候要放松,得慢慢來,所謂細工慢活嘛。而妹妹剛開始連工具都弄混,不小心把磨木器當成了鋸子。那無從下手的樣子,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總算,笨手笨腳的“小木工”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件木工制品。看著還算漂亮的小鹿燈,我們打心底里笑了。活動結(jié)束后,當我雙手捧著小鹿燈回家時,又望見了那輪明亮的圓月,望著那皎潔的月光,我不禁陷入沉思:千年前的古人們賞的也是這同一輪圓月吧!中秋節(jié)這天,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他們是在放孔明燈?是和我們一樣提著燈籠,仰望月亮或在玩耍?他們也是在月光下吃著美味的月餅?或者,他們會對著月亮祈禱:祈禱稻谷莊稼的豐收,祈禱國家天下的太平,或者祈禱親人的身體建康吧……而此時此刻望著這美玉似的明月,我也有幾個愿望涌上心頭:希望疫情早日結(jié)束,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夜空,因為有了月亮才如此的明亮美麗;而我們,因為有了月亮才顯得更加幸福美滿!中秋節(jié)快樂!水庫小學五(2)班語文老師肖燕點評:小作者以古詩開頭,為后文的憶古留下伏筆。小作者首先簡單地介紹了中秋節(jié)的來歷,再加入了自己對中秋節(jié)意義的理解,語言簡潔明了。接著,小作者給大家講述了自己第一次當“小木匠”的趣事,讓人忍俊不禁。最后,小作者對著明月憶古思今,充滿了真情實感,讓人動容。文章如果能加入更多精妙的詞語就更好了,繼續(xù)努力吧!5.記憶深刻的中秋節(jié)作者:深圳市鵬興實驗學校六(6)班 李岢軒2021年的中秋節(jié)已款款走來。我站在窗臺上,望向那院子里的桂花樹,莞爾一笑,那個充滿歡笑的中秋節(jié)浮現(xiàn)在我眼前……去年中秋節(jié),在小庭院里,白玉盤掛于夜的幕布上。我和弟弟便跑出來玩鬧。媽媽則端上一盤月餅,每一個月餅都有一個精美的外包裝,上面印著許多圖案,這些圖案有著許多故事。爺爺拿著月餅給我們講起了一個個故事:玉兔搗藥、嫦娥奔月……我們便坐端正,睜大眼睛地聽著。雖然這些故事早已熟悉,但是,月光照耀的桂花樹下,爺爺講得那樣認真,我們依然聽得如癡如醉。不時將手里的月餅咬上一小口,油酥的香味引入鼻中,金黃的流心流入嘴中,心里溢滿了甜蜜。弟弟邊吃邊叫著:“這個月餅真甜,真甜!”爺爺笑呵呵地說:“你們是幸福的一代,生活比這月餅甜多了。但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你們要好好學習,做個有用的人。”我用力地點了點頭。輕風徐來,桂花樹輕輕搖動,“沙沙沙沙!”黃黃的、有著清幽香味的一小點桂花,卷了下來,在月光下微笑,在風兒中起舞——穿著那淡黃的小短裙。我們都看得入了神,“它們是要去月亮上,給嫦娥作伴呢!”爺爺笑著說。一抬頭,只見明亮的月,圓乎乎的,早已掛在頭頂了。爺爺便張大嘴,對著月亮,然后假裝一咬:“真好吃呀!”逗得我們大笑起來,爺爺還別有滋味地嚼了嚼。院子里回蕩著我們歡快的笑聲。月亮仿佛更亮了,也如被爺爺逗笑了一般,我們開心地抱住爺爺,讓他再給我們表演一個。爺爺也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表演給我們看,而我們的笑聲似乎永遠也停不下來。爺爺不僅風趣幽默,而且博學多才,他喜歡研究文言文,并已出版了三本書。爺爺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努力學習!今年爺爺出差了,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院子里少了許多歡笑。天邊又滿月,可不及身邊有您。我對著月亮偷偷許了個愿,祝愿爺爺中秋快樂,身體健康!鵬興實驗學校六(6)班語文老師黃艷點評:小作者記憶深處的中秋是和爺爺在一起的中秋,那是充滿歡笑的快樂中秋,爺爺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的執(zhí)著,更是激勵著作者奮發(fā)努力。文章語言富有豐富的藝術(shù)氣息,對景物的描寫與對故事的敘述生動細致,寫景寫事相輔相成。情感上的抒發(fā)如清泉般清澈柔和,不突兀,不強烈,又若清風拂過,令人動容。6. 中秋游園晚會作者:深圳市北斗小學五(1)班 林嘉軒說起中秋節(jié),大家通常會想到月亮、嫦娥、月餅。而我想起的是我們小區(qū)舉辦的中秋節(jié)游園晚會,晚會去年因為疫情停辦了,今年也一樣,這也讓我格外地想念。往年,中秋節(jié)前,管理處的叔叔們早早就開始忙碌起來,在小區(qū)廣場上掛彩旗,裝彩燈,把整個廣場裝扮一番,讓人耳目一新,感受到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到了中秋節(jié)晚上,廣場上搭起了小舞臺,準備了各種小游戲、美食和禮品。七點游園晚會開始,先由社區(qū)的阿姨們跳一段舞蹈,跳完就宣布游園規(guī)則和注意的事項,之后人們飛奔向自己喜歡的游戲,排隊等候。小游戲豐富多彩,有猜燈謎、投飛鏢、夾乒乓球、套圈……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參加猜燈謎的人個個都是高手,工作人員剛把謎面亮出,馬上就被人搶答了,我擠在人群中一次次想搶答卻都搶不到,既著急又無奈。最后,好不容易才搶到,拿到了獎券,高高興興兌換禮物去。兌換完禮物后,來到美食區(qū),這里早已準備好了鮮美可口的水果,琳瑯滿目的糖果,當然還有別有風味的月餅,看到這些,我早已垂涎三尺,終于被我逮到隨便吃零食的機會了,這時候可以敞開肚皮盡情地吃,別提有多開心,一頓大吃后,看著微微突起的肚皮很是滿足。等到我吃飽喝足,玩累了,晚會也要結(jié)束了,我?guī)е鴵Q來的禮物高高興興地回家了。我喜歡中秋節(jié),它不單是一個節(jié)日,它還讓我們小區(qū)的鄰里關(guān)系更加和睦。希望疫情早日結(jié)束,大家恢復正常生活,盼望小區(qū)的游園晚會早日恢復。深圳市北斗小學五(1)班語文老師劉雪梅點評:小作者選取了中秋游園場景,展示了濃濃節(jié)日氛圍,描繪了值得回味的活動,使讀者仿佛身臨現(xiàn)場、沉浸其中。語言簡潔流暢,既平實又生動,情感豐富而真實,結(jié)尾“盼望小區(qū)的游園晚會早日恢復”表達了對游園活動的懷念,讀來津津有味。7.團圓作者:深圳市羅湖小學四(2)班 湯晨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每年中秋節(jié),我們都會吃月餅,一起拿著燈籠去外面賞月。一大早,我和妹妹就吵著讓媽媽陪我們做燈籠。妹妹求媽媽給她做一個小豬佩奇的燈籠。我和媽媽一起做了一個雷鋒燈籠。媽媽告訴我要環(huán)保,利用廢舊的東西做,于是我們就用酸菜塑料罐子來做燈罩,畫上我最崇敬的雷鋒叔叔頭像,再用彩色卡紙拼接粘貼在燈罩上,最后放入小彩燈,一個漂亮又環(huán)保的燈籠就做好了。我和妹妹開心極了,拿著燈籠蹦蹦跳跳地計劃著晚上去哪里玩。一家人出去玩是最最開心的事情了,但是唯獨少了爸爸。爸爸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長期在海南,非常地忙,每天早出晚歸,連視頻的時間都很難保證。爸爸每兩周回來一次,陪我們過周末。每次回來,爸爸都會帶我們?nèi)ズ猛娴牡胤剑热鐨g樂谷、KTV、電影院……美好的時光很快過去,剛玩一兩天,就拿起行李飛走了。每次視頻的時候,爸爸都很關(guān)心我的學習。妹妹在旁邊不停地喊:“爸爸!爸爸!我想你了。”我也好想念爸爸,想和爸爸天天都在一起,但我也理解爸爸是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不得不在外打拼。今年中秋節(jié),爸爸是回來團圓,還是在遙遠的海南呢?我愛我的爸爸,我愛我的家。羅湖小學四(2)班語文科任老師藍陳平點評:孩子的感情總是那么真摯,如同湯晨溪同學在文中展現(xiàn)的。在這個家人團聚的時刻,她有媽媽的陪伴,記錄下媽媽和她制作手工燈籠的過程,也傳遞對在外打拼的爸爸的思念。一字一句,情真意切。來源 | 晶報APP記者:顧蓉編輯:劉珂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