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女人命運(評論丨50歲遭裁女空...
380
2023-07-30
人生的想象力不應該過多被年齡約束
近日,一位50歲女士被國外3家航空公司同時錄取的勵志故事,受到很多網友關注。
據報道,這位胡女士在北京長大,長大后留學并定居芬蘭。40歲之前一直從事國際貿易相關工作,可在40歲時因為公司不景氣被裁員,她應聘去了航空公司當空乘。沒想到10年后因為疫情影響又遭裁員。在很多人看來,50歲已經到了可以“躺平”的年紀,可是她卻繼續(xù)自學英語,應聘其他航空公司,并一下被三家航空公司同時錄取。
↑胡女士曾經的工作照 圖據上游新聞
胡女士讓人敬佩的不只是她50歲能實現再就業(yè),回顧她40歲首次被裁之后的人生,也足夠勵志。比如她那時開始堅持健身,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身材,還拍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廣告;有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有堅持學習的毅力,這些能保證她的人生質量不因職場等外部環(huán)境的沖擊而受到太大影響。
雖然現在看到個人勵志故事,很多人習慣稱之為“毒雞湯”,因為個體命運有時候確實不完全取決于主觀心態(tài),即使很積極努力的人,也未必能復制胡女士的運氣。可是理性來看,外部環(huán)境如何,是個體無法選擇和操控的。面對類似疫情這樣的沖擊,個體能選擇的,也只能是盡可能提升自己,讓自己扛過風雨。一味自怨自艾,只會讓自己的處境更糟糕。
胡女士給我們的另一重啟發(fā)是,人生的想象力不應該過多被年齡約束。胡女士40歲從國際貿易轉行做空姐,一樣可以開啟新的精彩人生。現在輿論經常聊起的“35歲現象”,就是很多行業(yè)一到35歲就容易裁員,被裁員的人想要再就業(yè),也是難上加難。就個人的視角來說,當然要鼓勵個體敢于做出選擇,重新選擇人生賽道,也許會比固守在一個選擇空間不大的行業(yè)更為明智。不得不說的是,用人單位沒有必要的年齡歧視,也應該批評,社會各方必須推動改變。
更重要的,在個人勵志視角之外,一個能給努力的個體更多機會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需要不斷呼吁的。空乘本質上也屬于服務業(yè),服務業(yè)本來就沒必要對年齡設置太苛刻的門檻。像胡女士這樣,雖然年齡大一點,可是經驗豐富,在服務行業(yè)本該擁有更大的競爭優(yōu)勢。而我國很多企業(yè),在這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變觀念。
當然,觀念的背后往往有更為復雜的經濟以及人口結構背景。企業(yè)如果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招到年輕人,當然就不會去招在他們看來“性價比”不高的中年人。從這個層面說,讓宏觀的經濟形勢變得更好,讓用工市場足夠大,不同年齡段的人,也才有可能找到更契合自己的職業(yè)和職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守一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發(fā)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