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這么耐c啊,傳承有序的大眾...
1023
2023-07-30
這臺發動機足夠強大了。而當時基于高爾夫GTI打造的賽車也成為了許多車手的寵兒。
第一代的銷售成功,據統計總共賣出了678萬零50臺.而為了延續這個銷量,大眾想到的就是套娃,除了尾燈上移和圓潤的細節塑造,更像是一次改款車型。紅色進氣格柵成為了GTi車型,1.8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82千瓦(112馬力)的功率與156牛·米的扭矩,最高時速達到了193km/h。和第一代相比尺寸增大了,操控和舒適性都有提升。加入了電動天窗、液壓轉向助力,后期還加入了ABS防抱死系統等等配置。在第三代時,高爾夫被裝配了很多現在算是標配但當時新潮先進的配置,提升自己的實用性,像是電動天窗。立體聲音響、遙控鑰匙和安全氣囊等等。同時隨著高爾夫的車身加大,使得可以裝配更大啊的發動機,于是大眾經典的搭載半個W12引擎的VR6發動機誕生了,2.8L的排量能爆發出174馬力,這樣第三代GTi的150馬力顯得有點不夠看,加上三代的一些做工問題,銷量并不理想。慢慢的大眾開始注重做工和內飾,1999年,第四代GTi出現了,開始延續了三代的低迷,但是當大眾給它一臺1.8T渦輪增壓,179馬力的發動機時,GTi又被喚醒了。當GTi進入正軌后,大眾覺得VR6不能缺席高爾夫系列,于是搭載3.2L VR6的四驅高爾夫誕生了,而它標志性的藍色涂裝,241馬力的動力輸出、大尺寸的進氣口,都讓它成為一代經典,“高R”的鼻祖。轉眼三十年的洗禮,讓五代高爾夫磨去了棱角,變得圓潤,但隆起的發動機蓋線條還是凸顯出他的運動基因。這一代內飾用料繼承了上代的傳統,性價比在當時叫好聲一片。五代GTi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代,圓潤的外形,戰斧輪圈都是吸引我的點,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動力越來越好,懸架也等到了升級,多連桿獨立式已經是那個時代運動的象征。較晚登場的新一代R32車型,又一經典搭配出現,銀色、藍色的搭配的前臉,有了別樣的氣質,VR6發動機也被壓榨出了250馬力,最大扭矩來到了320N·m。6秒的0-100加速時間配合250km/h的電子最高限速讓很多車友愿意用它去參加直線加速賽。也許是五代過于成功,六代的出現沒有激起多大的浪花,對于知識外形的改變使得風評并不太好,但是上代在國內的缺席使得六代在國內買的很好。后期,“高R”換代也來了,EA113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以“耐C”聞名,不先進的技術也能帶來0-100米5.7秒的戰績,再次出現鋼炮神潭。到了七代就沒啥意思了,而且獨立后懸架也被改回了扭力梁,好聽的說是“返祖”,其實就是控制成本。早就沒有了五代六代時的情懷了。高爾夫第八代GTi也來了。更高辨識度的外觀使得它明顯的和普通高爾夫區分開來,而國內的八代實用的發動機依舊是七代上面的EA888 Gen3 2.0T發動機,相較之國外版本的EA888 Evo4 2.0T發動機差距還是蠻大的。Gen3是220馬力,350N·m,Evo4是270馬力,370N·m。除了發動機不同其他區別不大,變速箱和海外版一樣DQ381支持四驅。轉向機也和海外版同步由原來七代2.7圈升級到了2.1圈的轉向機,整體都有所增強。隨著市場上的車型前仆后繼的推出,GTi在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少,也失去了五代、六代的經典,但是“情懷”和“信仰”還是讓GTi守住了“鋼炮”鼻祖的地位,還是受很多人喜歡的。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