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五行搭配方法,五行八卦起名...
378
2023-08-01
在中國文化中,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中國古代的先哲們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相生”意味著相互促進,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克”意味著互相排斥,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等。
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中的人物“閏土”一名的得來就是用五行學說所起的。用五行學說來命名,說明中國這一古老的理論模式中的智慧已與人名發生聯系。隨著五行學說理論的日益完善及推廣,很早人們就開始用五行學說來命名,以此來尋求一種命名的理論依據。最初人們發現運用五行學說的相生來代表父子之間的關系,更顯得有序和符合道理。于是,唐朝有人命名就采用了五行相生的順序,取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為名,按家人長幼順序代代相承。
古人在命名上,對五行順序相對重視自身或子輩的氣稟如何,并試圖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加以調節,通過命名來達到一種彌補,彌補自身或子孫身上的五行不足。運用五行學說來考慮人的稟賦,并且根據人的稟賦五行的情況來命名,正是借助于中國數理學家們的理論發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
從傳統理論上看來,人稟賦的五行之氣決定著他的天賦高低和命運好壞。而一個人所稟的五行之氣與他的生辰八字有關,由此就誕生了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
在命名中,采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加在名字中,籍以補救“生辰八字”的欠缺,是許多父母給子女命名的常見現象。如孩子五行缺金,則以鑫、鐵、銅、錦字名之;如孩子五行缺木,則以森、林、材等字名之。命中缺火、缺水、缺土者也依此而行。
萬物之根均為數,宇宙也是數。數始于一而終于十。五行也是數,按傳統的五行理論
來劃分:
以一二為木,一為陽木,二為陰木
以三四為火,三為陽火,四為陰火
以五六為土,五為陽土,六為陰士
以七八為金,七為陽金,八為陰金
以九十為水,九為陽水,十為陰水
這就是將“象”、“數”與五行結合起來推演變化用以提示事物變化的內在聯系。
姓名是文字組成的,而文字是由點線構成的,即依據一定順序筆畫而組成的,因此姓名代表著一種數理關系。
和以五行命名一樣,常常也有人以八卦命名,其中不乏名人大家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水、風、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象。民間在用八卦進行占筮的同時,有著趨吉避兇心理的人產生了運用八卦來命名的念頭,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消災避禍方面又可借助卦辭中的神秘力量增強自身。
八卦命名,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使用卦名。八卦有八個方位,八卦與八方的相配是震為東方,巽為東南,離為南方,坤為西南,兌為西方,乾為西北,坎為北方,艮為東北。人們往往用八卦的卦名或方位名來取名。
南宋末年才學淵博的學者黃震,他的字是東發,他的名字就將八卦與方位相對應起來,東發又與“萬物出乎震”的意思暗合。中國歷史上以八卦取名的名人還有不少,如東漢楊震,南宋的朱巽,明代王艮、茅坤、呂坤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云,字子龍,是用云從龍,風從虎”之意。
唐代被后人譽為茶圣的陸羽,字鴻漸,其名字是摘取《易·漸卦》中“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一句中的字而成。同樣,《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的名字也來源于此。有些人采用八個經卦象名來命名。如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李陽冰,字少溫,他的名字都與乾卦的卦象相合。陽指乾卦,冰為乾卦的卦象;字為少溫,即寒、冰的意思,也與“陽冰”意思相合。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