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Rin宇晨歡迎關注,獲取更多游戲評測資訊,入手與否不再猶豫~喜歡的不妨點個贊唷(??????)??由大宇資訊發行的歷史題材AVG《臺北大空襲》,提起大宇就會讓人立刻想起《仙劍奇俠傳》、《大富翁》和《明星志愿》等影響了一代大陸玩家的知名作品,不過本作不僅題材小眾,就連取材也是來源于一段被遺忘的歷史。本作由迷走工作坊和方兔工作室共同開發,改編自臺灣同名實體桌游,玩家要扮演一名在空襲中失去記憶的少女清子,在戰火中尋找腦海深處無法忘記的那個名字。被遺忘一段歷史二戰末期日本的“絕對國防圈”被突破后,臺灣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戰略轟炸目標,臺北空襲也是二戰最后一次大規模的空襲。1945年5月31日,美軍五航空隊對臺灣進行了超過一百架次的轟炸機空襲轟炸,造成了三千余人死亡,上萬人流離失所。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和立場的變化,即使是臺灣當局,對這段歷史的提及次數都不多。故事開頭在臺北就讀中學的清子從昏迷中蘇醒,不過除了“阿誠”這個名字外已經沒有了關于其他的記憶,從巡查口中得知清子的父母已經遇難。清子開始四處尋找關于阿誠的蹤跡,在途中救下了一只被人欺負的小黑狗,并回憶起了關于童年時期的一些往事。于是為了能夠找回更多的記憶,清子和小黑頂著盟軍的炮火,開始尋找自己的過去。交替的視角模式本作的探索部分采用了偽3D的畫面,全程使用橫版的操作,但是玩家可以觀看到關于日治時期臺灣的各類建筑和街道。探索過程中的交互不算復雜,只要盡可能和每個NPC對話即可,解謎的難度也不復雜,大多以尋物為主。劇情中穿插的躲避戰則是俯視角3D,玩家需要同時控制清子和小黑,利用各自的身體優勢完成各項操作。清子可以使用雨傘、鏟子一類的道具,并進行推動重物或者滅火等操作,而小黑則可以穿過狗洞探索清子不可到達的區域。關卡的難點在于中途會穿插盟軍的炮火,而清子和小黑必須在同屏內,因此以上操作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同時進行,非常考驗玩家的協調能力。舊時代的回憶相較于一款解謎游戲而言,本作的體驗更像是一部互動式的電影,盡管游戲中交互的內容并不多,并且重復度也不低,不過作為一款歷史題材的游戲,制作組做了相當認真的考據。不僅還原了當時的建筑,文本還使用了臺灣本土的用語習慣,讓玩家有了非常好的代入感。同時最大的賣點,莫過于本作的收集系統,玩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可以找到大量充滿時代感的物品,有些甚至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這些收集物隱藏在地圖各個角落以及支線任務中,盡管本身并不會影響劇情的走向,但是能夠很好豐富玩家的體驗與觀感。戰爭與和平游戲的整體流程并不長,并且在游戲性方面也談不上高,不過正如前文所說,本作帶給玩家的,更多是關于一段往事的代入。游戲的劇本主線并不復雜,甚至談不上新穎,就和眾多有關歷史的“傷痛文學”相差無幾。然而在清子的視角下,向玩家展現了多方的矛盾,有政權交替之際軍人的恐慌,有日本統治下新生代的迷茫,以及民眾因為戰火而留下的不可愈合的傷口。在簡單的機制下,游戲用多樣的視覺效果讓玩家能身臨其境在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中,無論是探索中的視角轉動,還是過場中的手繪CG,都給人一種觀看老式電影的體驗。同時配樂方面也是花費了制作組大量的精力,為了更好地營造游戲氛圍,編曲時使用了上世紀流行的樂器和放音裝置,并融入了交戰國不同的曲風。作為主題曲的《終戰》也很好地展示了整個游戲的立意,以及想要通過音樂訴說的主旨。作為一款游戲而言,本作的游玩過程談不上有趣,不過以一位傾聽者的角度來說,本作的故事足夠深刻。讓人能夠意識到,當下尋常無奇的和平生活,也是一件彌足珍貴的事物。總結在美工和過場的加持下,《臺北大空襲》有了令人難忘的視覺觀感,出眾的配樂也讓游戲有了更好的代入。作為一款游戲而言,本作的交互略顯簡單,不過敘事的風格頗有反戰電影的體驗。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