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美術教案青團是江南人家在清明節必吃的一道傳統點心,青團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幾乎都要蒸青團,古時候人們做青團主要是用作祭祀。雖然青團已經流傳千百年,但是它的外形一直沒有變化,但現在它漸漸地成了一道時令性很強的小吃。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綠綠的松軟的皮兒,豆沙餡心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人們在制作成青團時會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由于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驅寒、除濕等功效,同時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美容的功效,所以青團對于我們而言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課程類型 : 馬克筆-美味青團年齡: 7-9歲課時: 90分鐘材料準備:圓形作品紙一張、鉛筆橡皮、勾線筆、馬克筆若干教學目標:了解清明的習俗和青團起源。要求能夠畫出青團的不同擺設以及周圍物品搭配。教學重、難點:畫出青團陳列場景,用馬克筆涂出豐富的層次和色彩搭配出復古的感覺,同時掌控好整個畫面構圖。繪畫步驟:1、用鉛筆在圓形紙上畫上青團及周圍物體,并用黑色勾線筆勾線。2、接著用淺綠、中綠、深綠畫上青團顏色,用棕色馬克筆涂上豆沙餡(需要涂出層次感)。3、用綠色畫上葉子的顏色,用天藍色畫上盤子邊的顏色,淺灰色畫上盤子。4、用天藍色畫上水壺和杯子的顏色,用棕色畫出杯子中茶的顏色。5、用深藍色在布上畫出花紋,并涂上顏色。6、接著用草綠色涂上艾草和樹葉的顏色,用棕色涂樹枝、黃色涂上花朵,并用中灰色加重陰影。7、用金黃色在空白處畫一些花瓣或者用黃棕色畫一些枯萎的葉子。8、最后用黑色勾線筆在畫面中寫上青團兩字。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