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軼工坊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中國高校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大家也認同這種說法,但沒有數(shù)據(jù)的支撐畢竟還是難以服眾。為了讓人們對國內高校國際影響力變化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筆者將近3年U.S News發(fā)布的全球大學排名數(shù)據(jù)中的國內世界500強高校名單整理了出來,并制作了“國內世界500強高校近3年排名變化表”(以下簡稱“排名變化表”)。總的來看,近三年國內高校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的表現(xiàn)是越來越好。U.S News2021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有39所高校排名進入世界前500位;U.S News2022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世界500強高校數(shù)量增加至45所;U.S News2023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世界500強高校數(shù)量再增兩所,達到47所。另外,大多數(shù)上榜高校近三年的世界排名都進步了。比如天津大學,近3年的世界排名從第355位進步到第260位;武漢理工大學的世界排名從2021年的第447位進步到2023年的第342位,上升名次超過100位。部分高校國內排名雖然退步了,但世界排名仍然保持上升趨勢。像中國農業(yè)大學,國內排名從2021年的第27位下降到2023年的第32位,但世界排名上升了74位;中國地質大學國內排名從2021年的第24位一路下滑到2023年的第27位,但世界排名一直在上升,兩年時間進步了73位;東南大學的國內排名也下降了,不過世界排名依然上升了超過50位……如果我們認真對照“排名變化表”,會發(fā)現(xiàn)不少高校世界排名進步了100位以上。除了前面提到的武漢理工大學,還有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深圳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其中南方科技大學進步最為迅速,該校2021年排世界高校第471位,2023年就排到了世界高校第213位,進步了258位。不僅如此,南科大的國內排名也一直是進步狀態(tài)。2021年,南科大排國內高校30名開外,2023年該校排名就超過了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老牌985高校,位列國內高校第16位。南科大是一所既新又強的大學,十多年前剛建校的時候就是國內高校圈的“名人”。因為肩負著“教改”的重任,南科大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創(chuàng)新,效果也相當不錯。現(xiàn)在南科大,認可度越來越高,對優(yōu)秀學生吸引力越來越強。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報考南科大的學生數(shù)量超過5.3萬人,而該校僅招收不到一千三百名本科新生,競爭比超過40:1。今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考錄比也只有41:1,考上南科大的難度與國考相當,可見該校影響力之大。2022年年初,南科大順利入圍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正式步入“國家隊”。未來幾年,得到國家重點建設的南科大,實力一定會越來越強。與南科大坐落在同一個城市的深圳大學,表現(xiàn)也非常突出。該校世界排名從2021年的第427位進步到2023年的第271位,名次進步了156位;國內排名則從第32位進步到第26位。深圳大學雖然建校時間比南科大長一點,但也是一所年輕的大學。深大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在獎學金、學分制、勤工儉學等方面進行的許多探索,以及很高的學科建設水平、超強的師資和優(yōu)質的生源。作為一所地方管理的雙非高校,深大竟然有15個學科進入ESI學科世界排名前1%,其中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目前,深圳80%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力量、80%以上的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每年90%以上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shù),都出自深圳大學。在很多學子心目中,深大的實力早已超過了一大批“雙一流”高校。不過我們要承認,南科大、深大這兩所在深圳本地成長起來的高校,之所以發(fā)展得這么快,實力這么強,主要還是因為資金極其雄厚,以及坐落在深圳這個地方。大量高科技企業(yè)云集的深圳,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需要一流大學,所以深圳投入巨資打造南科大、深大,同時引進了眾多知名高校,比如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如今的深圳,已經(jīng)是名校云集,不再是高等教育“洼地”了。值得關注的是,師范類大學在國內的排名似乎都在走下坡路。北京師范大學近3年的國內排名從第21位一路下滑到第25位;華東師范大學的國內排名小幅度下滑;華中師范大學2021年排國內高校第37位,2022年排國內高校第43位,2023年直接掉出榜單。這透露出什么信號呢?今日話題:關于大學排名,你有哪些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軼工坊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