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年齡過...
341
2023-08-18
到了50歲,你的身體狀態如何呢?
很多人會說,你是不是在開玩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早就是70幾歲了,能活到50歲簡直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的確,2022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93歲,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壽命的提高,主要原因是醫療水平提高了,加上目前中國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沒有戰亂,大多數人已經衣食無憂。還有一點是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已經今非昔比,就拿運動來說,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比2014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0.4%。毫不夸張地說,活到50歲已經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情,只是,50歲以后,很多人活得并不輕松,甚至要經常往醫院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50歲以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會增加,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癌癥、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都屬于慢性病。對于老年人來說,慢性病不僅增加了痛苦和經濟負擔,也是對壽命最大的威脅。所以,一個人到底能不能長壽,不能只看年齡,還得看身體的素質如何。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50歲,一個人去醫院體檢什么病都沒有,外表看起來還像三四十歲的人,另一個人去醫院體檢卻發現各種慢性病都找上了,外表看起來像七八十歲的人一樣。到底哪個人能長壽,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50歲以后,不要簡單只憑感覺,建議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充分評估身體的狀態,不論男女,50歲以后,如果沒有這五種病,恭喜,長壽離你并不遠!1、高血壓病《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高血壓現患人數2.45億,18歲以上患高血壓的居民占27.9%。這些數據讓人瞠目結舌,2.45億意味著每4個成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過去,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病,認為年輕人不會得,這是完全錯誤的,通過近十年的流行病學數據,很容易發現,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其中一個顯著特征是高血壓患者年輕化。為什么會這樣?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者等均屬于高血壓的高危人群,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人上面清一色全占了。更糟糕的是,還有很多人雖然有高血壓病,自己卻根本不知道,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知曉率為51.6%。鑒于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18歲及以上成人就應該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關注血壓變化。高血壓屬于一種慢性病,長期的血壓控制不好,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損害,很多人雖然有高血壓,可能沒什么不舒服,但一旦出現并發癥則非常危險,很多人可能被腦卒中或心肌梗死事件奪去生命。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很多人經常咳咳咳,持續好幾月,經常一口痰卡在胸口,咳不出來特別難受,稍微活動一下就有氣喘吁吁的感覺,到了冬天還會加重,當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很有可能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國有近1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也就是說每14個人里就有一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說高血壓的知曉率已經很低了,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曉率更低,我國≥40歲居民的COPD疾病名稱知曉率僅為9.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大的危害有兩個,一個是嚴重影響肺功能,甚至導致呼吸功能的衰竭,另一個是導致肺癌的發病率增加。在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第三大死亡原因。由于知曉率低,這是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即便很多人確診了,不沒有堅持科學的治療,導致病情不斷加重。我國是世界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率最高的國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與長期吸煙有關,所以為了遠離這種疾病,從年輕時就應該積極戒煙。3、癌癥很多人把癌癥當成急性病,認為癌癥是突然出現的。醫生,我平時都好好的,沒感覺到有哪里不舒服,為什么一檢查就發現得了癌癥?癌癥不是急性病,癌癥從無到有,需要一個漫長時間的累積。癌癥一旦確診,治療周期也是極為漫長的,很多人可能需要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抗癌。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數據,2022年,我國癌癥發病新發病例406.4萬人,差不多每分鐘就有8個人罹患癌癥。其中,男性223.4萬人、女性183萬人。而因癌癥死亡的人數是241.4萬人,其中,男性153.1萬人,女性88.3萬人。雖然年輕人也有可能罹患癌癥,但癌癥更像是一種老年病,50歲以后罹患癌癥的風險會更高,在80-84歲的時候風險會達到峰值,對于男性而言,最易罹患的癌癥是肺癌、胃癌、大腸癌和前列腺癌,對于女性來說,最易罹患的癌癥則是乳腺癌、肺癌、宮頸癌和大腸癌。4、2型糖尿病2022年中國2型糖尿病的人數達到近1.4億人,約占中國人口的10%,更糟糕的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2022年12月7日,發表在 The BMJ雜志上的一項最新數據分析顯示,在過去30年中,年輕人中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大幅上升。50歲以后,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更高了。很多人對血糖高不以為然,覺得血糖高點就高點吧,反正自己也沒有什么不舒服,但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是慢性病,一旦確診就要終身背負,不過不做任何處理,血糖只會越來越高。持續的高血糖會導致一系列慢性并發癥,會影響眼底、神經、血管、腎臟、皮膚的健康,很多人得了糖尿病沒重視,失明截肢的人多了去了。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圖》中的部分數據,2021年有5.37億成年人(20-79歲)患有糖尿病,這個數字預計到2030年將上升到6.43億,到2045年將上升到7.84億。2021年糖尿病導致670萬人死亡,每5秒鐘就有1人死亡。糖尿病造成了至少9660億美元的衛生支出——在過去15年中增長了316%。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官方雜志《糖尿病護理》發布的多項研究表明情緒、飲食、工作環境、職場心理等都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5、冠心病2022年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中顯示,2022年中國冠心病人數是1139萬人,而且一直處于持續上升階段。冠心病是導致猝死的最重要因素,經常關注新聞,我們會發現,很多正值壯年的人,睡一覺人就沒了,很有可能都是發生了心源性猝死。很多人并沒有什么不舒服,就認為自己不會得冠心病,這是錯誤的,冠心病并不一定會有特別典型的癥狀,但恰恰是沒有癥狀才最危險。沒有癥狀就不會重視,沒有癥狀就不會到醫院檢查,沒有癥狀就不會主動改變自己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長期如此,積累到一個點的時候就會大爆發。一旦爆發,可能就是致命的。超重或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長期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體力活動不足者等均屬于冠心病發病的高危因素,一定要重視起來!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