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懶喵愛下廚“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伴隨著陣陣“開門炮仗”聲,兔年將熱熱鬧鬧地登場了。作為農歷年的第一天,在傳統文化里,年初一是一個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日子,各種習俗和講究也不少。關于初一的習俗,民間有句俗語道,“初一四不出,不富也安康”。很多人并不知道,這4不出具體指的是什么。那就通過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具體說說,這些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不妨多做了解,遵循傳統,家興人旺。初一四不出,指的是什么?“初一四不出,不富也安康”,從字面上看,這句話大致說的是,大年初一,有4樣東西是不宜“出去”的,這樣新的一年,就會生活富足,平安健康,用老人們經常說的4個字來形容,就是“家興人旺”。那這“四不出”,具體和什么有關?背后有啥說法呢?一不出遠門自打有記憶起,我就知道,春節是個大家小家闔家團聚的日子,無論平時有多忙,在哪里生活,年到了,都要想方設法回家和家人團聚,并且要趕在除夕前回到家中,全家一起吃大年三十團圓飯。這也是春節小長假的意義所在。在老傳統里,大年初一這天,是要回家,而不是出遠門的。這個習俗背后,和2點有關:一是初一要燒香祭祖,緬懷祖先,如果出遠門,就沒法完成這些儀式了;二是古人認為,初一出遠門,有“走財漏福”的意思,只有安坐在家中,才能使福財進門,家興人旺。二不出口晦氣的話春節期間的年俗之多,可謂是“百節之最”,這背后跟傳統文化里“討個好彩頭”的說法有關。人們認為,在舊歲和新歲交接的這段日子里,正在做的事、說出口的話,都是在給新的一年積德積福,有預示的作用。像大年初一拜歲、祈年、占歲、聚財等年俗,如果仔細探究一番,會發現都跟新年“討個好彩頭”有關。這接下來的“二不出”,指的就是不要將晦氣的話說出口。從小家中老人就有教導,多說善言,福氣自來,特別是春節期間,一定要多說吉利討喜的話,既是給別人傳遞祝福和好運,也是在給自己修德。大年初一,不要說一些不吉利、晦氣的話,不知道有些話是否合適說的時候,可以選擇不說。三不出垃圾年前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將該扔的都扔了,為的就是過個干凈整潔的吉祥年。除此之外,還跟老傳統里的大年初一“不出垃圾”有關。這是因為,民間習俗認為,大年初一是掃帚星的生日,神話傳說中掃帚星會帶來厄運,因此年初一一般不動掃帚。另外,大年初一將垃圾清掃出門,還有將福氣和財氣驅出門的意思。所以,也就有了這“三不出”,即不將家中垃圾往外扔。過年期間,家人聊天、吃零食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很多垃圾。像每年初一,家中老人都會反復叮囑,先將垃圾收納好放在家中,等大年初三“送窮神”再一起丟掉。四不出錢財四不出錢財,指的是大年初一不要往外借錢。年初一是中國老黃歷里的大吉之日,每個人都希望在這一天做些吉祥如意的事情,使自己在新年第一天有個好彩頭,像一些寓意不太好的事情,都會盡量避之不及。本來辛辛苦苦忙碌了一整年,大年初一是收獲和享福的時候。如果在這一天借錢給他人,民間習俗認為,是將錢財流出去,這樣在新的一年里,就很難留住財。當然,作為想借錢的人,更要懂這個習俗講究,不要在大年初一這天找別人借錢,不然可能既達不到目的,還引來別人反感。本來年初一是要拜年送祝福的,這時候還開口借錢,的確不太合適。經過這么一解釋,相信大家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初一四不出,不富也安康”這句俗語背后的含義,以及它的具體由來了,分別指的是,大年初一不要“出遠門”、不要“出口晦氣的話”、不要“出垃圾”、不要“出錢財”,這樣新的一年里,就會家運昌盛,人丁興旺。這些年俗,也是年味的一部分,是老祖宗們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若有條件,不妨多幾分敬畏和尊重之心。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隨手點個關注噢~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