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牛寶寶是什么命(我國自主...
690
2023-08-19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杰
華西牛。中國農科院供圖
8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正式對外發布優質肉牛新品種“華西牛”,該品種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它的育成打破了當前我國肉牛核心種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是振興民族種業的有效措施,為肉牛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下一步參與種業國際市場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肉牛生產水平低、肉牛良種覆蓋面小、主導肉牛品種種源嚴重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肉牛生產總體保持增長態勢,規模化比重不斷提高,生產水平逐步提升。但我國牛肉生產還不能滿足消費快速增長需要,2021年我國牛肉進口量達到233萬噸,也就是牛肉消費有1/4依賴進口。
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國肉牛產業形成較晚,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開始萌芽。二是我國本土黃牛長期的役用性能選擇,導致國內牛品種肉用性能長期受到忽略,產肉性能偏低。三是建國后的自主培育品種多為乳用或乳肉兼用類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牛肉產量提升,但其生產效率與大型的專門化肉牛品種仍有較大差距。四是目前已培育的幾個專門化肉牛品種,其推廣范圍僅限于局部地區,育種群規模小,供種能力有限,所占市場份額小,不足以帶動促進全國肉牛產業發展。
“華西牛”培育工作起始于1978年,經43年的雜交改良和持續選育,形成了當前體型外貌一致、生產性能突出、遺傳性能穩定的專門化肉用牛新品種—“華西牛”。該品種于2021年12月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
“華西牛”具有生長速度快,屠宰率、凈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強,適應面廣,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既適應全國牧區、農區以及北方農牧交錯帶,也適應南方草山草坡地區。在寒冷和高溫高濕等環境下,都能表現出良好的生長發育性能。與國際同類型肉牛品種相比,“華西牛”的日增重、屠宰率、凈肉率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謝焱表示,華西牛的培育成功是我國大動物育種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取得的標志性成果。在種群性能上,華西牛新品種生產性能優異,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的優勢,與國外主要品種性能持平;在核心技術上,突破了基因組選擇技術的封鎖,研發了專門化育種芯片,并在育種實踐中應用;在組織機制上,成立了育種聯合會并以實體形式運行,有機整合了育種企業、科研機構等優勢單位力量,加速了選育進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牛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首席李俊雅談到,“我們培育華西牛,就是為了解決主要肉牛品種的供種問題。我們希望再利用5-10年,逐漸擴大育種核心群規模,華西牛種質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實現肉牛主導品種自主供種,保障我國肉牛種業供給和戰略安全。”
責任編輯:蔣子文 圖片編輯:張同澤
發表評論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