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頭條作者:191葡萄服務中心馬鈴薯種植時間,南方與北方不同。南方種植馬鈴薯是在立春前后。北方天氣比較寒冷,可能一年只能種一茬馬鈴薯,種植時間要到4-5月份,秋天才收獲馬鈴薯。南方種植馬鈴薯到五月份就收獲了,生長時間比較段,產量也比較低,高產的每畝在3-4千斤,低產的每畝只有1-2千斤。北方馬鈴薯生長期長,產量也比較高。高產畝產7-8千斤都很普遍。現在正是南方種植馬鈴薯的時間,當外界氣溫在5-7度,馬鈴薯就能萌芽。今年天氣預報說一月份有寒流來襲,氣溫降到零度以下,并維持一段時間的低溫天氣,馬鈴薯還不能播種到地里。目前馬鈴薯正在備種,買回來的種薯,可以放在室內或者大棚里催芽,等到氣溫穩定在5度以上,就可以播種了。備好的種薯播種前,馬鈴薯要切成塊,先把切刀用醫用酒精消毒,沒有酒精,可以用火燒刀口20-30秒,防止切刀傳播病菌,切塊場地和裝塊工具也要消毒,可以用草木灰或者0·3%高錳酸鉀溶液噴霧消毒。切塊時,先把馬鈴薯縱切一刀,再橫切一刀,注意不要切到芽眼,每塊馬鈴薯保證有兩個芽眼,每個種塊不小于30克。切好的種塊粘一下草木灰,草木灰既可以消毒,能有效防止黑脛病,環腐病等。也是很好的肥料,草木灰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有利于馬鈴薯的生長。現在農村大部分都用煤氣了,沒有草木灰,可以用1%石灰水或者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左右,浸泡后的種塊,撈出來,平攤在陰涼處晾干表面水分,待切口繃皮愈合后方可播種。馬鈴薯適合種植在沙壤土里,傳統的種植方法是:起高壟,把馬鈴薯種塊播在高壟里。現在發明了多種種植方式,平地播種,播種時,不起壟,按照寬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播種,待馬鈴薯出苗,氣溫升高,雜草都出來了,中耕除草時,把寬行的土覆蓋到窄行上,使馬鈴薯形成高壟雙行的種植模式,窄壟高25厘米以上,一般需要中耕兩次才能完成。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通風透光好,增強光合作用,排水通暢,防止積水爛根。高培土比較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長,和薯塊的膨大,通過兩次覆土,能有效防止馬鈴薯露出地表,形成劣薯。這種后起壟,高壟雙行的種植模式,在南方的紅泥地里也能獲得不錯的產量,當然肥料要施足。下篇再介紹馬鈴薯的田間管理。
作者:胡佑先
暫時沒有評論,來搶沙發吧~